多数战斗遗址已荡然无存 海南红色遗址恐成逝去的记忆

29.10.2014  11:05

    原标题: 别让海南红色遗址成为逝去的记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琼崖独立纵队总部住所旧址已成危房。

      王海萍故居杂草丛生。本版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摄

      海南省党史办在长达1年时间里,对全省革命遗址进行了深度调查:所采集到的全省501处革命遗址和97处其他遗址中,保存状况较差和损毁无迹的多达373处,比例高达6成以上!

      500余处革命遗址,见证了琼崖峥嵘风云,传承了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佳话,然而作为珍贵的党史资源和文化遗存,海南的革命遗址却“处境不佳”。保护不力问题出在哪里?体制不畅?资金不足?显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部分革命遗址的新探索,也为我们重塑红色品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样本,如六连岭“突围”、母瑞山“再造”、便文村的红色“吃苦游”……用红色吸引人,借绿色留住人,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捆绑整合,不失为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好路子。

      保护不力是缘何

      关于革命遗址“处境不佳”的状况,曾一度引起了我省民政、文物及地方政府的重视。近几年来,我省有关部门和一些市县安排过资金对损毁严重的重要革命遗址实施保护性抢救,然而效果不佳,原因何在?

      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

      “要不到钱”何谈管护?

      海南地处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条件本身就不是很利于对各类遗址的保护。“目前我省在普查基础上,下达了对一部分遗址的抢修任务,我们也奔走呼吁各级地方政府优先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损毁严重的革命遗址保护,希望重要的遗址得到一定的修复。”吴淑贞说。

      除了气候条件带来的修复难度,更重要的是资金投入问题。尽管“要不要得到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省党史办调研组在起草报告中仍建议建立全省统一的革命遗址保护基金。“田独死难矿工遗址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无人理会;杨善集故居只有靠其后人亲属帮管;陵水县农民协会旧址已被当地小商贩挤占;而著名的琼崖一大会址外部通道也被商贩们占据……这些都需要有省级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革命遗址的保护条件方能得到改善。”调研报告指出。

      多头管理权属混杂

      “该归谁管,该谁管我”?

      “革命遗址管理的权属不明,是造成当前保护不力的又一大原因。”吴淑贞认为。调研组调查发现,在革命遗址保护方上,因为权属和管理机构的不明晰,使得大量革命遗址始终处于一种“该归谁管,该谁管我”的混沌状态。

      省党史办党史二处处长赖永生说,从全省来看,目前革命遗址分属于民政、文物、地方市县政府等多头管理。比如,中共琼崖一大旧址、李硕勋纪念园等文保单位直接隶属于文物部门;云龙改编旧址、解放海南战役决战胜利纪念碑等则属于民政部门,而像王文儒烈士纪念碑等则归属其所在地的乡镇和村委会管理,每个革命遗址的管理机构和单位各有不同,给保护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导致筹措保护资金的渠道和方式各不相同,革命遗址在保护中很难“一碗水端平”。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