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爱心不能不用“心”

09.12.2014  14:54

  12月7日,郑州多名残疾人表示不解:残联冬季送温暖,给每人发了两套少女裙裤。他们中的一些男士称,四五十岁的男士,被送了少女裙裤,心里感觉特不舒服。河南省残联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这些衣物系上海一家知名女装厂家无偿捐赠。“爱心企业献爱心无偿捐赠,咱也不能不要啊。”(12月8日《大河报》)

  寒冬中送温暖,给残障男士送去了裤裙,怎么看都像个冷笑话,可这样有悖常人思维的笑话,却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生活中上演了,笑话变成事实,让所有人都哭笑不得,这让笔者联想到了超强台风威马逊中,红十字会给海南受灾民众送棉被的新闻。冰火两重天的对比我们得出,送爱心变成闹笑话,根源是送爱心没用心,没有设身处地为受助者着想的送爱心,终将会闹出更多笑话。

  首先是企业献爱心不用心。一些企业送温暖更多出发点是为了做宣传、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至于捐什么,以支出最小化为原则,根本不考虑受助者需要什么,而是自己有什么就捐什么,甚至仓库积压什么捐什么,照此推理,服装企业夏装积压就在寒冬捐赠裙子、食品企业捐食品、钢铁企业捐钢铁、花卉企业捐花卉……慈善机构岂不成了杂货铺,这样的“爱心”能温暖几个人? 

  其次是慈善部门送爱心不用心。他们接受来自社会的捐赠时疏于甄别筛选,有些部门甚至照单全收,简单充当爱心物资的“二传手”,如此机械化、走过场式的献爱心怎能不闹笑话? 

  困难群体需要全社会关爱,而爱要由心而生,是设身处地的着想,是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情怀。爱心承载着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送爱心不是表演,没有彩排,“夏送棉被冬送裙装”的无心之爱,不仅寒了受助者的心,更给了我国慈善制度狠狠一记耳光。如何科学接受捐赠?如何管理爱心物资?如何因地制宜合理使用爱心物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用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