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青山,远离生态敏感区!白沙高峰村10月起将喜迁新址

11.09.2020  11:33

      9月5日下午,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来到白沙县南开乡高峰村生态移民搬迁建设项目,工人们正在骄阳下如火如荼地赶工期、赶进度,59栋崭新、漂亮的住宅楼已完成主体结构,预计9月底达到入住条件,高峰村的村民将在10月份陆续搬进新房入住。

      此处将修建为便民服务中心,包括村委会办公室和文化室等

      村民10月陆续搬进新房

      远离生态敏感区

      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是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标志性工程。海南2019年部署分两批、用3年时间完成6个市县的搬迁任务。高峰村生态搬迁安置点是第一批搬迁试点的首个开工项目。

      据了解,南开乡高峰村位于鹦哥岭腹地,距白沙县城62公里,辖方红、方通、方佬3个自然村,总人数118户498人,共有集体土地面积7601亩(含林地、河流、村庄、自然村),耕地面积691亩,村民建设用地60亩,四周为生态保护红线区,以公益林和基本农田为主。

      “原址的高峰村距离白沙县城62公里,路途遥远且出行不便,大部分村民进一趟县城都是一次性把所需要的的物品全部备齐,以免来回跑太折腾。”高峰村村委会书记符志明告诉记者,现在村民马上就可以搬进新住址了,离县城才有3公里的路程,以后彻底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交通不便、赚钱难的问题。

      随着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提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也在高峰村画了一个“圈”——方通、方佬、方红这3个自然村均位于生态核心保护区和南渡江源头,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高峰村共计百余户将整村实行生态移民,并搬迁至距离县城更近的乡镇,使其远离生态敏感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恢复。

      白沙县高峰村生态移民搬迁建设项目进度汇报工作现场

      为了使农民安心生活与就业,政府对此项目投入了大量工作,通过土地置换、安排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保障农民利益。“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从土地入手。高峰村原来主要靠种植橡胶和水稻为生,现在我们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让每一位村民能获得10亩橡胶林地,总共置换了4980亩橡胶林,另外还增设了500亩集体经济发展用地,预留50亩的建设用地用来发展第三产业。”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李广清告诉记者。

      “全县民营橡胶面积接近64万亩,可以说白沙是全国农民人均拥有橡胶地最高的县,老百姓以种植橡胶谋生,为保障农民的橡胶收入,白沙通过成立合作社、发放有机肥、引入橡胶价格保险等多项举措,保障农户橡胶收入不低于16000元/吨。”李广清说,不仅如此,政府还给村民发放了总共4500万元的补偿金,在教育问题上实施就近入学,帮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村民:住进钢筋混凝土房子里心里踏实了

      52岁的符文强是高峰村的一名村民,现在是一名护林员,家有9口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已经成家,而这次的生态搬迁,符文强家总共获得了3套新房子,90亩橡胶地。

      符文强居住的地点离县城有六十多公里,以前没有车的时候需步行去县城里,现在自己有了摩托车,骑车去县城也要至少两到三个小时路程。“屁股都坐麻了还没到县里,以前基本每个月去县里购物一次,每次去之前就把要买的东西提前列出来,以免买漏了,又没得用。现在要搬来新住址了,离县城不到3公里,生活、就业、教育等问题都能解决了。”符文强说。

      符文强告诉记者,从小住的都是瓦房,又老又旧,每逢刮风下雨特别害怕,台风天很担心房顶被掀走了,现在政府安排的搬迁房他很满意。“看着建好的新房子,心里很开心,我们家以前都是住的瓦房,能住进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心里踏实了不少。”符文强说。

      这一次的生态搬迁,符文强家不仅分到房子和土地,还获得了近70万的补偿金。“政策这么好,我们的生活更幸福了,再过不久就可以搬进新房子住了,干活都有动力。”符文强笑着说。

      据了解,高峰村新址建设项目地位于白沙县牙叉镇茶园路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22公顷,于2019年12月20日进场施工,项目估算总投资9210.1万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占总工程量84%,按原定计划9月30日节点确保入住条件,10月开始按照村民意愿陆续搬迁。整村搬迁后,高峰村原址将恢复自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