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家公司IPO暂缓 近10亿保荐承销费被延期

13.07.2015  10:41

  7月4日,28家“准上市公司”,共同演出了这样的“悲剧”。筹备多年拿到IPO批文、做完路演启动申购,就在敲钟前一刻,28家公司发布了“暂缓发行”的公告。监管部门期望通过“暂缓IPO”提振市场信心。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这28家公司及其保荐人的处境,莫过于此。据统计,这28家“准上市公司”合计募资114亿元,支付给券商的保荐承销费近10亿元。

  近日,有消息称,此轮IPO暂停,或延续至今年年底。这意味着,这28家公司的上市之梦,又要暂时被搁置了。

  万事已俱备,IPO却暂缓

  “结婚证也领了,酒席也摆了,就等欢天喜地入洞房了。突然老丈人把新娘领走了。”近日,网络上出现了这样的段子,用以调侃28家准上市公司的“窘境”。

  7月4日晚间,这28家公司几乎同一时间刊出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暂缓发行的公告》。这些格式一致的公告称,“因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出于审慎考虑,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

  这28家公司,包括道森股份、乾景园林等10家拟在沪市上市的公司,可立克、凯龙股份等10家拟登陆中小板的公司,以及美尚生态、富祥股份等8家准创业板公司。

  暂停公告集中发布的背景,是6月15日以来A股的连续大跌。监管部门旨在通过祭出“暂缓IPO”等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此前的6月25日,上述28家公司均已拿到了证监会核准IPO的批文。7月1日开始,这些准上市公司,已经在进行网上路演。

  直到7月3日下午,久远银海、奇信股份、银宝山新等多家公司,尚在路演之中。查询这些公司的路演记录,这3家公司当时正沉浸在即将上市的喜悦中。

  “本次上市是公司在资本市场走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公司踏上征程的新起点。”3日下午,奇信股份总经理余少雄在路演时说。久远银海董事长李慧霞则称,要“牢牢抓住资本市场赋予我们的发展契机”。

  7月3日开始,部分“准上市公司”启动了新股申购程序,并拟定于8日刊出中签结果。如果不是遇到本次意外,一周之内,这些公司的高管们,就将站在交易所的大厅里,敲响上市钟。

  有公司筹备上市7年

  今日股市的语境中,“上市敲钟时”已经与“洞房花烛夜”并列,成为企业家的人生“大喜”之一。

  至少这28家暂缓发行的企业,为上市已筹备多年。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08年,银宝山新就提出了谋求上市的战略,“我们期待公司成功上市的那一天”;凯龙股份在2009年为准备上市,对股东身份进行了确认。

  筹备上市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公开报道称,桃李面包早在2008年就开始接受券商的辅导,并称“有望在2009年上市”,但此后多年,这一目标也未能实现。

  根据当地政府的公开通报,地处福建的安记食品,于2012年接受券商辅导,进入上市辅导期。

  2012年10月开始,IPO进入暂停期,几百家拟IPO企业只能等待。同时,证监会开始对IPO企业进行财务专项检查。此次被称作“史上最严”的核查行动中,部分公司撤回了IPO申请。

  2014年1月,IPO重新开闸。3个月后,证监会宣布,上发审会之前对拟IPO企业进行信息披露质量抽查。被检查企业以抽签的方式随机产生。

  此次IPO暂缓的凯龙股份,即在去年9月被抽中,“证监会将对该公司信披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进行检查”。

  而在公布招股书后,拟IPO企业还需“顶住”外界监督的压力。本次暂缓的28家IPO企业,几乎均受到过媒体的质疑。比如,三夫户外被疑“开店数量造假”;美尚生态的应收账款问题,也被媒体多次提及。

  一轮又一轮的“障碍跑”下来,有的公司到达终点,成功IPO;有的企业则逐渐落后,及至被淘汰出局。

  而这28家企业,经历种种考验马上就要“撞线”的时候,被“裁判员”叫停了前行的脚步。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