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边检执行新规 扩大自助查验通道范围

26.07.2014  09:32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燕群报道:7月24日,公安部新出台十六项便民利民措施,其中涉及北京口岸的一项是扩大边检自助查验通道适用范围。新规定从今天起正式开始实施,措施实施后首都机场及铁路边检站的自助通关相关情况如下:

  一、边检自助查验通道人员适用范围(含新增的五类)

  (一)持已采集指纹信息或已备案的电子普通护照入境的中国旅客;

  (二)持已采集指纹信息或已备案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有效赴香港或澳门签注的内地旅客;

  (三)已备案的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因公来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和有效多次赴香港或澳门签注的内地旅客,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多次有效赴台湾签注的大陆旅客;

  (四)已备案的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香港或澳门旅客;

  (五)已备案的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1年以上 (含)多次签注或居留签注的台湾旅客;

  (六)已备案的持外国护照和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外国旅客;

  (七)已备案的在定期国际航班上服务的中国籍机组人员和可免签入境以及办妥1年以上(含)乘务(C)、任职(Z)签证或居留证件的外国机组人员。

  二、北京边检自助查验通关通道情况

  T2:入境大厅10条

  T3:入境大厅20条

  铁路边检站:出境大厅3条;入境大厅5条

  三、自助查验备案信息采集点:

  1、T2、T3入境大厅

  2、铁路边检站通关大厅

  另:今后随着自助通关旅客数量的上升,会增加自助备案信息采集点的数量。

  各位若有疑问,可微博私信咨询@北京边检,或关注北京边检微信服务号。

  相关背景:

  公安部十六项便民利民措施中涉及出入境管理和边防检查工作的内容及解读

  一、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填写身份信息及需要办理的证件类型,并在约定时间内到出入境接待场所指定受理窗口办理相关证件,减少现场排队等候时间。

  解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走出去”的需求与日俱增,出入境证件申请量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人口数量较多、出入境证件申请量较大的地区,出入境受理大厅有时会出现申请人排长队、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为节省申请人办证时间,让群众少跑路、少排队,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公安部决定推行公民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申请人可通过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政务网站“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提交出入境证件申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办理地点和具体时段,从而节约办证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二、设立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在非工作时间,因奔丧、治疗紧急重症、探望危重病人、处理境外突发事件等特殊事由需要立即出国出境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紧急申办相关证件。

  解读: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接待窗口在非工作时间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服务,由各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负责公布服务电话,安排人员为遇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出国(境)的群众提供及时、快速、便捷的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帮助群众应对突发情况,解决燃眉之急。

  三、进一步缩短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办理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的时限统一为:一般情况下,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申请不超过10个工作日签发,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申请往来港澳、台湾签注不超过7个工作日签发。

  解读:目前,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除偏远、交通不便地区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申办普通护照的时限为15个自然日,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的时限为15个工作日,申办往来港澳签注和往来台湾签注的时限为10个工作日,时限长短不一。当前,出国出境需求与日俱增,为方便人民群众办证出行,公安部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积极挖掘潜力,统一各类证件办理时限,进一步缩减办证时间。

  四、简化出入境证件申请表格。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等三类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简化合并为《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申请材料齐全的,可一次填表同时申办上述三类证件。

  解读:以前,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需分别填写申请表,表格内容较为复杂,群众反映填写耗时较长,较为不便。公安部已自2014年4月1日起,将这三类出入境证件申请表进行简化并合为一表,删除了部分栏目,方便群众填写。申请人如同时办理多种出入境证件,可直接在相应栏目内选择,仅需填写一张表格,有效解决了申请人多次填表、分不同受理窗口排队等问题。

  五、一年内可重复使用出入境证件照片信息。16周岁(含)以上、办理过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并按要求提交过电子制证照片的申请人,在一年内再次申办出入境证件时,无需重复提交电子制证照片。

  解读:目前,分别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均需提交电子制证照片,申请人需多次照相,不仅耗时耗力且增加了群众支出。考虑到16周岁以上的申请人1年内面相变化不大,为进一步便利群众办证,公安部决定16周岁以上的申请人1年内再次办理出入境证件时可以调用此前提交的电子制证照片。

  六、扩大边检自助查验通道适用范围。以下五类人员可以通过边检自助查验通道出入境:(1)持已采集指纹信息的电子普通护照入境的中国公民;(2)持已采集指纹信息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有效赴香港或澳门签注的内地居民;(3)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1年以上(含)多次来往大陆签注或居留签注的台湾居民;(4)持外国护照和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5)在定期国际航班上服务的中国籍机组人员和可免签入境及已办妥1年以上(含)乘务(C)、任职(Z)签证或居留证件的外国籍机组人员。

  解读:2012年1月1日起,内地口岸自助通关人员范围为港澳居民、经常往来港澳地区的内地居民、经常往来台湾地区的大陆居民和中国籍机组人员等4类人员。2013年,我国22个口岸建设的512条边检自助通道验放出入境旅客1.6亿人次,占出入境人员总数的34%,在缓解口岸通关压力、提高通关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使用人员的欢迎。进一步扩大边检自助查验通道适用范围,能更好地发挥自助查验通道的作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便利出入境人员通关。

  此次新增5类自助通关人员中,由于电子普通护照和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中的芯片已存储持证人照片、指纹等生物信息,持证人无需事先向边检机关备案,即可使用自助通道办理边检手续。上述第(3)、(4)类人员在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口岸边检机关申请资料备案后,方可在全国所有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口岸选择自助查验通道办理出境、入境边检手续;第(5)类人员在航空公司向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机场口岸边检机关申请资料备案后,方可在执行任务时在具备自助通关条件的机场口岸自助通关。此前纳入自助通关人员范围的人员仍可按照规定使用自助通道。

  七、推行鲜活产品优先验放制度。在陆地口岸边检站为载运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出入境的车辆开设绿色通道,优先检查验放,缩短候检时间。

  解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年均出入境机动车达到2400万辆次,其中载运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鲜活产品出入境的车辆占据了较大比重。此类车辆对通关时限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减少通关等待时间。考虑到目前许多地方的道路交通收费站都已开设了农产品绿色通道,所以在陆地口岸边检站对此类车辆设置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检查验放制度,进一步缩短车辆候检时间。

  八、开设跨境学童边检专用通道。每天上下学高峰期,缅甸、老挝等邻国入境求学学童或我国暂住境外居民学童可以通过边检专用通道便捷出入境。

  解读:据统计,目前每天往返中缅、中老边境的14岁以下学童已达上千人,是早晚通关高峰期的重要出入境群体。考虑到走读学童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差,每天出入境又正值通关高峰期,为方便走读学童快速安全通关,在每天上下学时段,为缅甸、老挝等邻国入境求学学童或我国暂住境外居民学童开设边检专用通道,保障跨境学童便捷、安全出入境。

  九、启用海港口岸《边检办证告知单》。申请人在海港口岸边检站申办有关证件时,如果申请资料不全,由边检站执勤人员填写《边检办证告知单》,明确告知所缺资料名称等信息或不予签发证件的原因。

  解读:多年来,不少服务对象在海港口岸边检站申办《登轮许可证》、《临时入境许可(船员)》、《随船工作证》等相关证件时,经常出现因申请材料不全无法被及时受理的情况,有的甚至因沟通不畅对执勤人员产生误会。为严密办证告知手续,方便服务对象及时了解申报证件所缺资料或不予签发证件的原因,启用《边检办证告知单》,规定申请人在海港口岸边检站申办有关证件时,如果申请资料不齐全,由边检站执勤人员填写《边检办证告知单》,明确告知其所缺资料名称等信息或不予签发证件的原因,进一步规范边检证件签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