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 陵水县努力打造教育升级版

13.09.2015  23:06

  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事业收到一份“大礼”——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陵水分校正式落成。

  “7幢教学楼、9幢学生宿舍楼,标准的运动场,太漂亮了,太上档次了,小孩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我感到很满意。”今天,被邀请来参加新学期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符忠友高兴地说。

  与中央民大附中陵水分校毗邻的是陵水县思源实验初级中学,同样拥有标准化运动场,宽敞的教学楼、学生宿舍等。

  “这完全是县委、县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结果。”陵水县教科局局长徐光强表示,近年来,陵水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校园建设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读书环境得到改善,陵水教育基础不断夯实。

  三年投入超过20亿元 学校建设“焕然一新

  金秋9月,骑行爱好者王秋枫一行4人路过文罗镇,被围墙内文罗镇中心学校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所吸引,他们停住自行车,从校大门口往里看,不约而同发出感叹:校园太漂亮了吧!

  一个标准的运动场,彩色塑胶跑道非常显目,中间是两个篮球场,跳远、跳高沙池分列两边;4层的教学楼、三层的学生宿舍楼坐落在南边;校园主干道上,大树矗立,显得书香气十足。

  “这是我们镇建设最好、最气派的地方。”文罗镇居民符永旺指着中心学校对记者说。符永旺的话一点也不假,穿行于陵水县各个乡镇,学校校园是建设得最美丽的地方。

  据了解,2012年以来,陵水县共投入6.12亿元改造了82所农村学校,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教职工周转房、校园设施、操场、运动场等等,农村学校面目焕然一新。

  “环境好了,校园自然就成了最吸引孩子的地方。”隆广镇居民王传方说,他的孩子现在“”上了学校,特别是足球场建好后,每天下午放学后一定会跟同学踢上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才回家吃饭;周六、周日,他也会到学校去看看书、上上网,打打球,孩子们现在的校园生活健康而有序。

  除了各乡镇的农村学校,陵水县对县城椰林镇的教育建设更是“不惜重金”。徐光强向记者列举:陵水中学每年都会完善建设;新建起两所思源学校、中山小学、中央民大附中陵水分校;全部翻新建设周边小学等等,县城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入学需求。

  记者查阅近三年陵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数据:2012年6.3亿元、2013年7.37亿元、2014年7.87亿元,三年投入超过20亿元。而据徐光强透露,今年计划对教育投入8亿元,而且,教育经费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

  “”“”兼施发展教育 5年引进40多名骨干教师充实队伍

  “挺好的,很充实,非常享受工作!”这是陵水中学高三年级英语备课组组长吴文潇对目前工作状态的评价。“很忙,每天像战斗一样。”吴文潇说,除了日常教学,管理英语备课组外,现在还要积极准备教学课件,9月20日她还将代表海南省到青海西宁参加示范教学,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半来用。

  吴文潇是陵水县教育局引进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2011年,她从安徽大学毕业后,被招聘进陵水中学担任英语老师,两年后,就承担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

  振兴教育,人才是关键。2010年开始,陵水黎族自治县出台一系列振兴教育的政策措施,其中把引进优秀教师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作为重教兴教根本之策,切实解决教育事业人才短缺问题。

  敞开山门,广纳贤才。陵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到211工程院校,招聘优秀骨干教师,选聘优秀管理人才,为教育人才队伍补充新生力量。据了解,自2010年至今,陵水县已经向有名的高等院校招聘了40多名优秀毕业生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引进了优秀校长6名充实管理队伍。

  陵水教科局副局长李玉波表示,这些骨干老师,优秀人才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带动陵水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引进人才,陵水教育部门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工程来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比如依托“十项工程”均衡教师资源。自2012年起,推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教师专业能力测试工程方案》、《网络教研及校本研修工程实施方案》等十项工程,并全力开展教研活动,以课题带动教研深度,以网络创新教研模式,以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制定支教制度。从2010年起,组织县城学校教师定期到农村边远中小学校支教1年,农村边远中小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县城学校跟班学习1年。

  推进乡镇农村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对片区农村完全小学或教学点实行人事、财务、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采取“城区支援农村、近郊支持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方法,实行“城区+城郊+教学点”的片区管理模式,实行师资统一调配,建立片区师资校际交流机制,实现片区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育的“民生”实践 全县中小学生吃上免费早餐

  今天上午,群英乡学校四年级的王颖来的学校,从发早餐老师手中领到了一盒牛奶和一个煮鸡蛋。她说:“学校发免费营养餐之前,我从来没有喝过牛奶。家里没有买过牛奶,现在来学校可以天天喝,真好!

  王颖的父亲王显明说,这是老一辈的陵水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回忆起自己小的时候,经常是饿着肚子看书,“家中兄弟姐妹比较多,有一顿没一顿是常事。”另一位家长陈万轩说,“这么一来,不仅小孩的早餐营养有了保障,对我们来说也可以省下一笔开支。

  据了解,2012年11月,陵水在全县11个乡镇、2个农场的102所学校,按照每生每天3.8元的标准进行试点。2013年3月,陵水19所中学纳入营养改善工程。

  “实施中小学生免费营养早餐工程是教育的‘民生’实践,陵水会持之以恒地挖掘这些惠民心的事项,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陵水县委书记王雄表示。

  事实上,中小学生免费营养早餐工程只是陵水教育“民生”实践的其中一项。据了解,从2010年起,陵水县义务教育阶段每年投入“两免一补”资金3000多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财政预算内教育移民(扶贫)学生生活补助经费270万元、交通费48万元,每年发放教育移民学生一次性生活用品补助每人200元;每年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免费作业本费102.72万元。

  高中教育减免投入。陵水县财政每年预算内安排800多万元用于减免普通学生高中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教育信息费等,同时安排民族中学教育移民生活补助经费50万元。

  “基金委”投入。2010年,陵水县设立县慈善总会教育资金专业委员会以来,共筹措资金4100多万元,用于深入开展贫困大学生助学、优秀学生奖励、教育教学奖励等工作。近三年,共资助贫困大学生945名,发放资金458.9万元;奖励优秀学生1027名,发放资金129.94万元。

  曾经受“基金委”的援助下,顺利读大学的群英乡芬坡村胡雾娇说,陵水教育的“民生”实践就像一盏盏明灯一样照亮着众多家庭,温暖着百姓心。(禾呈)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