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定安高林村邻居照顾患病老人几十年不图回报

26.09.2016  01:06

      原标题:点赞!定安高林村邻居照顾患病老人几十年不图回报

      一些考上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准大学生们,在上大学前,趁着暑假慕名而来参观,张党权认真介绍祖先的辉煌历史。海南日报记者张杰摄

      在锦山秀水中沿着弯曲的村道前行,不过短短几分钟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古老的清代建筑鳞次栉比,葱郁的百年树木随处可见,雨后湿滑的青石板道上不时有垂髫小儿追逐而过……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负有清代探花张岳崧故里盛名的它,越来越受各界瞩目,因其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做法,带动了龙拔塘村在内的一大批定安村庄走上了物质丰富、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之路。

      守村容村貌,迎教育新风

      等在村口的张党权热情招手,作为张岳崧的第7代后人,他每年要在此接待2万多位慕探花之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如此义务劳动已达15年之久。

      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巷道之中,我们推开了张岳崧故居的沉重木门,以此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方圆20几亩地都是村里规定的“核心保护区域”。在这片区域里,无论高官富贾都不允许修缮瓦房洋楼,只能修旧如旧以保持村子的古朴风貌。村里老人颇为得意,“200多年过去了,张岳崧再‘回’到这里,仍能沿着当年踏过的青石板路找到自己的家。”

      不变的,除了村容村貌,还有高林人骨子里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尊崇。

      每逢金秋,村里就会自发组织活动为考取中学、大学的学子壮行,设立至今已有11年历史的张岳崧教育基金会还会为他们送上奖助学金。而肩负村人期望的学子会不约而同地,在离乡之际来到张岳崧故居恭谨拜别。

      值得一提的是,学子们心怀感恩远行追梦,亦不忘寒暑返乡之时带回教育新风,通过交流座谈会、专题辅导课等方式,帮助同村的弟弟妹妹们提升学业水平。即使是平常周末,在外担任教师的村民回乡小住,也不忘抓紧时间给村里的儿童少年上一堂课。

      立百年宗祠,推崇德尚礼

      好读书、读好书,数百年来,定安县各个乡村的尚学之风始终浓郁。

      龙门镇龙拔塘村早在清代就举办私塾,抗日战争时期,定安中学还曾搬迁于此。教师们白天讲授文化知识,夜晚传播革命思想,星星之火映红古城天空。

      当时授课的地方,就是海南宗祠文化的典型——龙拔塘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经历数百年昌盛、变迁、毁灭、重建之后,仍然凛然而立、肃穆庄严。

      常年守护在宗祠的85岁老人李时农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初十,全村1500多人都要聚集在此举行大祭祖仪式。仪式上,我们要念祭祀词、拜祖先,重温村规民约,规范言行品德。”

      循着老人的指引,我们注意到宗祠门口摆放的“祠堂三不进”:“作为公民,违法乱纪者不进祠堂;作为村民,损害集体利益者不进祠堂;作为子民,不孝敬父母者不进祠堂。”而每一个获准进入祠堂的李氏子孙,无一不能通读涵盖“慈善积德”“相爱相助”“富怜恤贫”在内的族训《敦宗睦族》。

      李时农说,“龙拔塘村民风淳朴、氛围和谐,就是因为有了宗祠这个主心骨,也就是因为我们长期浸润在崇德尚礼的族训之中。”

      树文明乡风,造最美定安

      说起这两个村庄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中的引领作用,人们都留有深刻的印象。

      2012年,龙拔塘村要修建一条长达200米的村道,沿途要占用土地、清除树木。“农民世世代代靠土地吃饭,向来是寸土必争。”但令龙门镇委组织委员莫娆没有想到的是,镇政府在发出通知后一周再来询问时,龙拔塘村不仅土地征用完毕,连路基都铺上了。

      龙湖镇纪委书记黎泉则更佩服高林村人的思想开明、互帮互助。村里若有无人照顾的老人卧病,周边的邻居定是十几年如一日侍奉床前。他还说,定安部分地区有种风俗,有人去世,人们须得远离其家,否则会沾上晦气。但在高林村,哪家办了丧事,总有人络绎不绝登门吊唁,这么多年的相互扶持,他们早就活成了一家人。

      文明新风从美丽乡村吹遍定安大地。省文明办多次调研发现,在这些绿树环绕的村落里,不仅恶性案件、黑恶势力或非法活动不见踪迹,并且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好家庭不断涌现,处处道德文化氛围浓厚,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蔚然成风。

      散落在定城周围的座座美丽乡村,为打造“最美定安”添了抹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