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赐贵: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候鸟”人才资源

04.09.2016  04:38

   海口网9月3日消息 (记者陈敬儒)2日上午,省政协召开“柔性引进和使用‘候鸟’人才,助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成果专题协商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在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生态立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进一步摸清人才底数,做好供需衔接,完善政策措施,全力打造宜居宜养宜学宜业的人才环境,充分挖掘和吸引 “候鸟”人才资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省政协主席于迅主持会议。

  会上,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介绍了调研基本情况和初步成果。调研组总结国内外柔性引才用才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我省“候鸟”人才的主要特点、使用情况和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柔性引进和使用“候鸟”人才的建议。

  调研组认为,“候鸟”人才作为海南独特的人才现象,是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充分挖掘和利用“候鸟”人才,使之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力量,确实是一篇值得下功夫做好的文章。

  部分省政协委员、我省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候鸟”人才代表王松霈教授等人也分别在会上发言,从不同的领域、角度、层面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建议。

  刘赐贵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建议,不时就大家在引进和使用“候鸟”人才上遇到的具体问题插话交流并协调解决。他对省政协及各位与会代表长期以来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帮助、指导和推动表示感谢。

  刘赐贵指出,人才是支撑海南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强省是海南的重大战略。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步伐。一方面,海南着力发挥提升本地人才资源,先后转制或升级建设热带海洋学院、琼台示范学院、海南体育学院、海南医学院,与教育部共建海南师范大学,正在筹建国际旅游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支持中科院三亚深海所、海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等;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人才引进与合作,先后引进52所国内知名优质学校和一批知名优质医院合作办学、办医,每年引进一批好教师、好校长和好医生、好院长。此外,海南“五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际化水平日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只升不降,政务服务日益优化便利,这些都为引进和使用“候鸟”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刘赐贵强调,很好地引进和使用“候鸟”人才,是全面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他就此提出3个方面的具体意见:一是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信息数据库。二是依据发展需求,搞好供需衔接。政府要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个重点产业,把人才需求细化到每一个用人单位,确保人才与需求的有效衔接,主动吸引更多“候鸟”人才来到海南发挥特长。三是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提供良好的人才环境。要全面梳理整合各类支持政策,推出海南的大规模柔性引才用才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优惠鼓励措施,为“候鸟”人才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条件,为各类人才创造宜居、宜养、宜学、宜业的环境。

  于迅表示,引进和使用“候鸟”人才,对优化我省发展环境,改善我省人才结构、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省的“候鸟”人才资源潜力巨大。会后,省政协调研组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此次专题协商会的精神,对调研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较高质量的建议案提交审议,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省政协副主席林方略,省政府秘书长陆志远,省政协秘书长李言静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