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21.11.2015  16:35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 - 蓝网
来源: www.hnntv.cn

  

11月21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传统苗年之际,苗族老人李碧武正在赶制一批竹篮,以供苗族同胞过节、娶亲所需。今年66岁的苗族老人李碧武是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人,从事竹篾编制手艺30多年,是当地有名的苗族花篮编制高手。编制竹篮的工序繁杂,从砍竹、锯竹、去皮、削成竹篾到最后编制成品,一个普通的花篮大概需要十根竹子、70多条竹篾才能编制成品。老人用来编制竹篮的是一种竹管小且竹节较细的竹类,俗称烟竹。上山选好材以后,竹子需要晒约十来天后变干透、发黄,才能用来编制,质地发黄的竹子编制花篮后比较受顾客欢迎。一把篾刀、一把锯子是老人的编制工具,李碧武老人虽然手艺娴熟,但一天也只能完成一个竹篮的编制。近年来,因当地编制竹产品的人不多,因此在苗年赶集日,李碧武老人的各种竹产品在市场上很受苗族同胞的青睐。



李碧武老人说,他有两个儿子也掌握编制竹篮的手艺,但由于从事竹艺比较枯燥,所以都外出打工,不愿继承老人的手艺。在雷山县排卡村,全村过去有二三十位老竹艺人,因无人继承,目前只有四位六旬老人还在从事编织竹制品的生产。



图为老人身后是他这几周来完成编制的竹篮,他必须抓住苗年期间的销售旺季,多卖出竹篮。 贺俊怡 摄

  李碧武老人在布满荆刺的山上选材,寻找一种叫烟竹的竹类,因雷山县苗年期间是竹篮销售旺季,所以老人必须及时补充编制竹篮的材料。 贺俊怡 摄

  上午九点,苗寨炊烟袅袅,李碧武老人扛着清晨上山砍伐上好的烟竹回到家里,短暂的休息后,他必须完成一个竹篮的编制。 贺俊怡 摄

  李碧武老人在给晾晒了十来天的竹子去皮,开始一天的工作。 贺俊怡 摄

  最考验老人技术的环节——削竹篾,老人手指由于长期编制竹篮,长满老茧。 贺俊怡 摄

  李碧武老人开始一个竹篮的编制,一个普通的竹篮大概需要十根竹子、70多条竹篾才能编制成品。 贺俊怡 摄

  老人编制完成的的竹篮里,放着老伴这几周来快绣好的一双布鞋。 贺俊怡 摄

  李碧武老人在展示他昨天和前天完成的两只不同编制工艺的竹篮。 贺俊怡 摄

  李碧武老人在繁忙的一天工作中,老伴儿总是在一旁一边绣着布鞋,陪伴着他。 贺俊怡 摄

  李碧武老人在清晨独自上山砍伐竹子。 贺俊怡 摄

  贵州六旬苗族老人的竹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