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 帮助八万人脱贫

06.02.2015  10:30

  打开《五指山市贫困农户登记表》,一一列出贫困人口的家庭人员、收入来源、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一系列基础指标,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一目了然。

  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五指山市确认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共6261户、2.3万多人,比指导性指标多出57人。这一基础性工作的完成,为今后扶持谁、怎么扶的精准扶贫提供了条件。

  去年,海南省各市县如期完成建档立卡这项基础工作,给今年完成全省8万人脱贫目标增添了更足的底气。

   精准识别

   脱贫帮扶有的放矢

  摸穷底,拔穷根,兴产业,稳脱贫。想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先摸清全省贫困人口的家底。

  去年,全省成立由省、市(县)、乡(镇)三级400多人组成的建档立卡工作队伍,投入共计700多万元,识别贫困村600个、贫困户15.44万户、贫困人口63.6万人,并基本完成贫困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底数清了,有利于工作实实在在地开展。

  面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海南省将推出提供5万元以下、3万元以内的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设立风险基金的扶贫小额信贷,年度贷款规模争取达到4亿元。

   模式创新

   破解百姓脱贫难题

  “贫困群众本就生活困难,许多还存在家庭劳动力不足的尴尬,他们更有自身发展经济观念滞后、不熟悉市场的不足。”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镇长赵恒江说,即使政府给投入资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困难。

  面对存在的问题,海南省今年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推广福建建蓉中村“1+11”创业培训模式,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以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在扶贫模式上,今年海南省也将结合国际旅游岛和新农村建设开打“旅游牌”。五指山水满乡新村、白沙邦溪镇南班村、临高博厚镇加禄村、琼中红毛镇什寒村等4个贫困村将成为首批试点村庄。

   资金公开

   监管成就高效扶贫

  项目进村,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如何解决?去年8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

  今年,海南省将在扶贫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强化基层和群众参与;加强立项前期工作,将项目细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每个市县都将建立扶贫项目库,加强项目实施情况和效益监测;做好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主动建设社会监督,探索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监督。

  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说,今年海南省将坚持贫困人口精细管理,扶贫资源精确配置,贫困农户精准帮扶,蹚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记者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