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刘振礼的喜与忧

24.06.2016  20:01
  母羊产仔、新房在建、脱贫有望令人喜, 村子道路狭窄、污水难排令人忧——

贫困户刘振礼的喜与忧

 

  本报记者 单憬岗

6月的海南,阳光热烈。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多贤村贫困户刘振礼的心里,更是暖烘烘的——母山羊产仔、新房正在建设,全家脱贫有望。

政府扶助的母山羊今天早上刚刚产下三只小羊,我家喜事连连啊!”今年50来岁的刘振礼人逢喜事精神爽,说起话来眼中都放着亮光。看羊圈、转新房工地,他为前来调研的市委调研组介绍起自家的情况来。

他家境本不富裕,一家三代几口人,连房子都是借住在哥哥家。可他并没有被贫困压倒,坚持出外打工,利用自学的泥瓦匠功夫,养活一家人。如今苦尽甘来,市里的精准扶贫政策让他受益匪浅。

镇上扶持的山羊都是精心挑选的可以产仔的母羊。”他指着羊圈里的几只山羊笑着说,母羊一年产仔两三只,价格起码每只1500元,去年他家的养羊收入已有两万多元进账了,“估计很快就能脱贫了!

养羊挣了钱,政府又扶持了他一笔5万元的危房改造款,他打算建一栋新房。就在哥哥家的后面,他带着全家人打下了120平方米的地基。

然而,幸福的他也有烦恼。缺地的多贤村,房屋建得十分拥挤,道路狭窄,基本谈不上什么规划。虽能接上自来水、建起卫生间,但缺少下水道、污水处理厂,以后污水和粪便的排放将是个难题。“现在用粪便做生物肥的越来越少了;村里人口不断增长,房子越建越多,一下雨污水横流,这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调研组顶着烈日实地查看了情况后,为多贤村谋划了三个“金点子”:在区镇的帮助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全村统一规划,改变农宅杂乱无章的现状;村民建设自家住宅时,高标设计、长远考虑,充分考虑生活水平提升的要求,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便利的住宅;向琼海等地学习,建人工湿地,处理村中产生的污水。

区、镇可以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统一建设下水道系统和人工湿地。”带队来调研的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认为,刘振礼和多贤村面临的难题其实是全市农村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值得全市相关部门领导和干部深入调研思考,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来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这些话语让刘振礼十分感动,他紧紧握住调研组领导们的手,连声道谢,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本报海口6月22日讯)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6月23日 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