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与海南的渊源

07.10.2015  11:33

  冒着零星雨点,曾任国家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海南“523项目”工作组负责人的蔡贤铮小心翼翼地护着怀中的包袋,走进了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他匆匆此行,是为了讲述与一位老友在海南共事的经历,那包袋里层叠包裹的是他们30多年间往来的书信和研究成果,发黄变脆的纸张至今仍然完整地记录着那份不变的理想与情谊。

   “她叫屠呦呦,取自‘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蔡贤铮口中的这位“老屠”,一夜之间蜚声国际——昨天(10月5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成为了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海南是防治疟疾主战场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一首《流崖州至鬼门关作》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古代贬官谪臣对于海南这片“瘴疠之地”的恐惧。

  蔡贤铮告诉记者,疟疾是一种由按蚊传播疟原虫引发的传染性寄生虫病,而海南全岛按蚊多达37种,以致于疟疾盛行千年,直至解放后仍一度是全国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国家有关部委开展的疟疾调查,仅1955年,海南疟疾发病人数就多达28万余例,疟疾发生率占全国首位。

  难料的是,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海南乃至全国疟疾防治工作又遇强敌——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于是,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523项目”正式启动,来自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的500余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而海南被定为“523项目”主战场,由广东省卫生厅、海南军区、海南行署卫生处(局)派员组成的“523项目”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屠呦呦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于1972年来到了海南昌江。

  但她并非空手而来。1971年,从大量的古代医书和民间药方查到蒿草类植物对治疗疟疾有效的典据,又受到东晋医术《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她有效利用乙醚低温提取了青蒿的有效成分,并且证实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