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桂冠诗人”郑愁予:人类是过客 乡愁是诗胆

08.12.2015  16:50

  

  【解说】台湾现代派代表诗人郑愁予,在海南岛参加2015两岸诗会并获颁“桂冠诗人”奖。近日他接受中新社独家专访,回望人生路,一释“愁予”诗中“”,并慨叹:人类是过客,乡愁乃诗胆。

  对着镜头,郑愁予给喜爱他的华语读者朗读年轻时诗作《错误》。他称自己是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错误》一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达达的马蹄’,那是童年逃难时忘不掉的声音。

  【同期】(台湾著名诗人 郑愁予)

  我的记忆很深刻的,在路上碰到了马车,马车是拉炮的,就是日本人把铁路炸断了,然后要走路,走到村子里面,就碰到马声,非常响的马拉炮的,这个车冲过去的声音,这个记忆在里面,这个我不知不觉地从潜意识里找到最强烈的印象就是“达达的马蹄”。“达达的马蹄”可徐缓,可以很急速的这么一种声音。

  【解说】郑愁予如今这样解读“乡愁”:“乡愁,其实是宇宙性的。人类的生命,就像所有生命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刹那之间就过去了,都是‘过客’。

  【同期】(台湾著名诗人 郑愁予)

  我们人类的生命是刹乎之间就过去了,在地球上,所以,“过客”或者是“归人”,大家都可以想到。但是为什么叫“归人”,不叫“归动物”、“归生物”呢?因为人是不同的,活过一次,就产生了这个,对这个你生活过的地方许多的回忆、眷恋等等。刚才您说的我们这代人的故事,也是这样子的。所以说“过客”和“归人”这个之间引出最多感触的,而且用歌的形式,把它写出来的,那就是诗人。

  【解说】诗人告诉记者,十几岁时读《楚辞》“目眇眇兮愁予”,被“愁予”打动取来做了笔名。后来在司马相如的诗、辛弃疾词里都读到这个意念,特别是辛弃疾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如今,他终于懂得这个“”原来是诗胆。因为诗人总要表现对时间的无奈。

  【同期】(台湾著名诗人 郑愁予)

  “”原来是诗胆,因为诗人总要掌握时间,表现时间,在西方,常常用“死亡”和“爱情”来表现,表现这个时间,这个“”,非常需要时间的时候,时间没有了,或者死亡来了, 我们汉诗抓到了风花雪月。

  【解说】这次,诗人郑愁予独自一人,一个黑背包,一只银箱子,一提金门高粱酒,搭乘夜班机来到海南岛。他说,他的一生,最初是不得不漂泊,最后爱上了旅行,最爱他那个黄色旧背包。

  【同期】(台湾著名诗人 郑愁予)

  我最喜欢的一个照片,是我背着背包,而不是照我的脸,照的我的背包,我的脸像帷幕的一样的东西,在看起来,那么里面呢,隐约可以看到一个马槽,那个地方是耶稣基督降生的那个马槽,在那个地方,我站在那边背后照了相,照相的人我不认识,照完了相以后他把这个相片给我了,我非常珍视这个照片,我想我的背包里面就是我的乡愁。

  黄艺 王晓斌 海口报道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