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先诊疗后付费出现10例恶意逃费 如何走得更远?

28.11.2014  12:18

      原标题:海口先诊疗后付费现10例恶意逃费 如何走得更远?

      导语:海口“先诊疗后付费”实施满周年万人受益,但政策在推行过程也遇到了宣传不广、手续较繁琐、恶意逃费预防机制未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先诊疗后付费”如何走得更远?

      海口市民林女士怀孕即将到预产期,可没想到,11月25日,突然感到胎动肚子痛,提前到海南省妇幼保健医院临产。由于走时匆忙,家属并未带足够的医疗费用,到医院后医生向她推荐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模式,可以先临产再交钱,解决了林女士一家的燃眉之急。

      “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自去年10月30日在海口市实施以来,截至今年10月30日,已经有10986名患者享受该便民政策,全市共累计垫付住院费用5639.23万元,医疗投诉纠纷数量同期相比降低了95.76%。

      近日,根据海南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及省民政厅联合下发的《海南省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12月1日起,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含中医和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病人今后住院可以不用交押金即可办理住院,等到出院时再结算。

      政策满周年一万人受益

      自去年海口市开始在公立医院试点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便民政策以来,全市5家公立医院在接诊过程中,共为1万余名亟需医疗救治、但又暂时无力支付费用的患者,提供了便利服务。

      按照政策规定,享受该政策的患者需要在办理住院手续时,提供身

      份证和医疗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可签订住院结算协议书,医院每日向患者提供“一日清单”,让患者清楚每一笔治疗花费,在其同意下方可缴纳费用。

      一项新政策的落地过程难免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阻力。在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过程中,最让患者诟病的是,办理该政策手续的程序比较繁琐,常常需要跑好几个窗口才能将整个手续办理完成。记者调查发现,在推行该政策过程中,各医院也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该政策的实施进行了调整。如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将登记、审核、缴费三个程序,都集中在同一个窗口办理,节省了患者的宝贵时间。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