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工商联副主席诈骗超10亿 以典当公司作幌子

23.06.2014  11:16

  五年时间,207人受害,集资诈骗超10亿元,发生在海南的“沈桂林集资诈骗”案再次向人们证实:高额投资回报展示“财富神话”时,风险已在步步逼近。海口警方对此案的调查日前已基本结束。然而,该案中的疑点却耐人寻味:沈桂林把典当公司作为集资诈骗的幌子,近两三年内,个人账户进出资金动辄数亿元,竟没引起相关监管机构的警觉。

  行骗三件套:官衔高息连环计

  海南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收藏协会会长……这些耀眼的地位与头衔的背后,隐藏的却是集资诈骗超10亿元的违法行径。2009年至2013年底,犯罪嫌疑人沈桂林利用高额利息为诱饵编织一个个“财富神话”。

  以开典当行起家的沈桂林,在自有资金少的情况下,通过借款方式融资。海口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长任健说,2009年以后,明知典当公司基本没有业务、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为了偿还以前借款的本金和利息,沈桂林以承诺支付1.5%至3.5%的月息,四处圈钱。

  沈桂林大肆高息圈钱的基础,是以一系列自我策划的虚假诈骗“连环计”:400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800余亩公司土地、拍卖、画展,这些公司“硬实力”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办案民警介绍说,价值近亿元的房地产他项权利登记证是一个花几十元买来的假证,4000平方米办公楼早已抵押给了别人,价值一亿多元的800多亩地根本就没有土地证。

  “沈桂林经营行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实施集资诈骗。”任健说,沈桂林2003年成立海南美丽道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正是他大规模疯狂集资的开始,依靠拍卖、画展的影响力,沈桂林募集到的资金多达五六亿元。

  沈桂林也坦言:“2010年后很少做典当业务,搞拍卖、办画展根本不赚钱,但可与一些领导、高端人士加强联系,为典当公司扩大影响,便于更多地募集资金。

  2013年末要求退回资金的人越来越多,沈桂林的资金链日益吃紧,需要大约8000万来填补资金缺口。沈桂林说,早在2013年10月之前,已经将包括办公楼、住宅楼在内的全部家底抵押出去,换取资金,但是缺口实在太大,根本无计可施。

  监管连失控:账户审核成摆设

  据记者调查,沈桂林集资诈骗多达数亿元的资金,大多都转入了他的个人账户。2010年以后,他个人账户每年进出资大多在2.4亿元以上,仅2013年,个人账户就进出资金5亿元左右。

  沈桂林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海口市11家商业银行开设账户。令人不解的是,动辄数亿元的大额资金进出个人账户,仅有2家商业银行去年底向人行海口中心支行的相关部门上报可疑资金交易报告。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任务越来越重,甚至办理几张信用卡都有任务的前提下,像沈桂林这样身价上亿元的客户,怎么可能对他启动资金监管调查。”海口市工商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专家观点

  将典当行纳入监管范畴

  有专家表示,尽快将典当行的管理纳入金融部门的监管范畴。此外,专家提出,应尽早出台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界定清楚合法与非法界限。公众也需提高识别能力,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要冷静分析,避免受骗上当。

  据新华社

来源:北京晨报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