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四访非法气点 屡禁不止监管何时到位?

22.10.2015  23:04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下面把目光转向儋州,此前的节目中,我们曾多次曝光儋州那大镇三家无证的非法液化气经营点,虽然经过执法人员当场制止,其中一家已经人去楼空,另外一家也在报道后停止营业,但仍有一家非法气点,依然我行我素,将数十瓶液化气存放在居民区内,对外经营。像一颗不定时炸弹,让当地居民忧心忡忡,那么,这家非法气点为何如此嚣张,能屡禁不止?这背后又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呢,我们今天先来梳理一下整件事情的脉络。

9月18号,记者在儋州市人民西路和北吉二路的民房内分别发现有两个无证经营的液化气经营点,他们在未取得证件的情况下就私自配送液化气。当时,记者将两家经营点的情况,反应给执法部门。不过,之后在记者9月21号和9月25号的两次回访中发现,这两家经营点竟仍存在经营情况,并且在被曝光后,10月12号,记者再度回访时,北吉二路的非法液化气经营点竟悄悄地将液化气瓶转移到了附近500米的王桐村委会的一间民房内进行存放。当天,记者也将情况反映给了分管此事的儋州市住建局的执法人员,不过,他们并没能对安放在民房内的这些液化气瓶进行处置。

与此同时,当天记者在儋州那大镇万福市场附近还发现另外一家无证的非法液化气经营点,不足20平米的房间内堆放着三四十瓶液化气,大部分已经加满气。而这家非法气点,此前因为紧邻居民屋,并多次发生过泄露,曾被附近居民联名举报,但一直没能得到根本处置。采访当天,记者再次将情况反映给当地住建部门,可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依然无功而返。

另外,根据海南省燃气管理条例规定,燃气经营企业不得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而在记者随后的调查中,还发现,这些非法气点的经营者再将气瓶拉到附近的加气站后,竟可以直接开票,帮别人代充,无需经过任何的检验,监管存在严重缺失。

而在节目播出后,事隔4天,10月16号早上,记者再次回访这两家非法气点发现,位于北吉二路的这家经营点已经不再营业,存放在附近王桐村委会民房内的液化气罐也已经全部搬走。不过,位于那大万福市场旁的非法液化气经营点,却依然我行我素,将数十瓶液化气瓶存放在居民区内,对外经营。当天,记者再次将情况电话举报给儋州住建局,可执法人员不仅没来到现场执法,还给出了这样的回复。

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消除隐患,这12个字不应只是口头说说,更不是为了应付人民群众和记者,挂在嘴边的空话套话,而应该是切切实实地采取行动,真正为群众履行职责,排忧解难。那么,几天过去了,相关部门是否真正落实了这12个字,这家非法气点究竟到何时才能被依法取缔呢,今天我们继续关注。

21号早上,记者再次对儋州那大这三家非法气点一一进行回访,其中,人民西路和北吉二路的这两家依旧人去楼空,并未发现重新营业情况。而万福市场附近的这家非法气点虽然依旧大门紧闭,不过,据附近居民介绍,里面的液化气瓶已经全部被搬离。

采访当天,儋州市住建局的执法人员也来到现场进行排查,他们表示,昨天晚上,他们已经联合消防,公安等多个部门,连夜将这个非法液化气经营点里的液化气瓶全部查扣。

羊兴武介绍,这个液化气经营点负责人姓凌,早在2009年曾在附近的农垦南路的一家正规的液化气分销网点工作。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便一个人跑到这里,冒用之前已经过期的液化气分销许可证,偷偷经营。

羊兴武说,一般来说,液化气属于易燃易爆物,它的经营点和存放点都不能开设在居民区。而经过清点,他们一共查扣了这家非法液化气经营点59个液化气瓶。

这个非法气点取缔,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可在我们看来,依然有一个疑虑尚待解决。据执法人员介绍,早在今年9月份他们就已经发现这家非法气点并下达停业通知,可为何近两个月了,却一直取缔不了,在记者曝光后,这个气点还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营业。这次取缔之后如何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才能让这些非法气点不死灰复燃,让附近居民真正睡上一个安稳觉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那么,此前在发现问题后,记者曾电话举报,为何执法人员却没有到现场执法?如今取缔之后,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呢。

羊兴武表示,此前,在监管上,他们确实存在不到位的地方。目前,他们已经进行内部整改,并对加气站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防止非法气点死灰复燃。

羊兴武说,目前他们已经对儋州市区内的6个加气站下达通知,要求他们事先对前来加气的个人或者单位进行检查,加气瓶数超过5瓶的将需要查验燃气许可的相关证件,不具备证件的一律不予以充加,从源头上打击黑液化气点。

经过记者长时间地跟踪调查、义无反顾地多次举报、锲而不舍地大力敦促,儋州市几处非法经营的黑气点终于被取缔,埋藏在居民区的“定时炸弹”终于被排除。在庆幸附近幼儿园的孩子终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开心玩耍、附近的居民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地睡个安稳觉的同时,我的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为什么相关的法律法规早已颁布了,附近居民对黑气点的举报也从未停止过,媒体记者更是采取篮球场上贴身紧逼的办法对执法部门进行舆论监督,可是这一切都比不上领导的一个批示或一通电话。我真不知道是应该为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权威决断感到高兴,还是应当为法律的尴尬、衙门的冷漠、百姓的无奈感到悲哀。人命关天也好,寝食难安也罢,我们的有些部门却依旧极其淡定地、慢条斯理地在那儿“走程序”;在那庄严肃穆的办公楼里面,有的部门、有的机构却在那儿像模像样地空转着。如此状态,执法的成本乃至执政的成本焉能不高?百姓无小事,人民比天大。我们的公务人员要是都把这个理儿琢磨透了,把衙门作风彻底转变了,真正做到群众冷暖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咱老百姓一定比过年还开心着呐!

 

 

(视频编辑:龙威      文字编辑:于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