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09.07.2021  13:01

  记者 苏庆明 通讯员 唐刚

  7月8日,海口,省人大会堂。

  在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荣时刻,曾奋战在海南脱贫攻坚战场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个人,在这里接受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

  299个“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392名“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0个“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99名“海南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在海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乡村振兴推进大会上,迎来属于他们的荣耀。

  他们的奋斗改变了海南广大农村人口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命运,成就了许多人的幸福。他们是海南脱贫攻坚队伍的优秀代表。

  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新朗村合罗村村民小组,纪检监察干部入户开展精准监督。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勇扛使命担当

  捧着沉甸甸的荣誉证书,觉得自己只是个“小人物”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南开村党支部书记符盛清备感光荣。

  只要心里怀着人民,“小人物”也能作出大贡献。

  南开村地处鹦哥岭腹地,曾是名副其实的边远山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他立志要帮乡亲们改变命运。村庄交通不便,农产品打不开销路,他跑到海口敲开企业大门,促成产销对接。危房改造、教育资助……事关群众生活的事,不管多苦多累,他都一抓到底。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636人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我省建立了从省到村的五级战斗体系,打造出一支支勇扛使命担当、奋力攻坚克难的铁军。

  2019年2月,陈圣东从省生态环境厅派至临高县调楼镇博贤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既然我来了,就要给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艰苦的农村,他不仅甘之如饴,也立志有所作为。

  从省生态环境厅申请53万元改造村庄地下排水排污管网;从省水务厅申请520万元水土保持项目资助,改善村庄生态环境;从县农业农村局申请3万元,扶持村民种植2000棵芒果和龙眼……为了村庄和百姓需要,陈圣东变身“化缘高手”。如今,曾经“一穷二白”的博贤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呈现生机。

  心底无私天地宽,胸有群众真作为。

  琼海市万泉镇扶贫专干何秋达,在工作中发现国家扶贫开发系统中的数据与贫困户的实际不完全匹配,“较真”的他通过走访,对每一户贫困户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和更新,做到“账实相符”,数据精准。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党委推动兰花产业覆盖全乡贫困人口1568人,分红100万余元,实现“靶向扶贫、精准脱贫”;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佛老村委会发动包工头接纳贫困户务工,保障疫情背景下贫困户收入稳定;定安县黄竹镇周公村驻村工作队帮助贫困户购买38万元的牛、羊、槟榔苗等物资,促进以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

  这是一部由奋斗者书写的海南脱贫史。脱贫攻坚中,全省共成立脱贫攻坚大队200个、中队2571个、小队12296个,先后选派三批驻村第一书记共2807人次,选派8583名干部组成275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他们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奋战在哪里。

白沙黎族自治县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暨“百家百场”爱心大集市活动在该县电子商务产业园举行。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奋力攻坚克难

  如今,走进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各大乡村,可以看到火龙果、百香果等产业百业兴旺。

  “用产业为贫困户‘造血’”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民政局局长、曾任本号镇党委书记的马科科的坚定信念,面对空白的村集体经济,他敢想敢干,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导本号全镇全部22个行政村设立村集体企业,发展集体产业,开创全县先河;同时,率先设立镇级电商扶贫中心拓宽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这些举措,帮助全镇1万多名贫困户稳定脱贫。

  敢于担当,无私奉献,铺就脱贫路。

  贫困户脱贫致富,需要带头人。为促进脱贫攻坚,在组织号召下,白沙阜龙乡天堂村党支部书记刘冠陈自学技术办起养猪基地,带动23名贫困户参与,拓展其增收渠道。他说,只要贫困群众需要,自己都会努力去做。

  千方百计,只为切切实实帮扶到群众。

  群众种植养殖缺乏技术,怎么解决?海口市大致坡镇党委首创“田教授”扶贫模式,选聘从贫困户发展起来的种养能手,作为“田教授”在田间地头向其他贫困户教授技术,让“过来人”传授“致富经”。

  生产出产品,销路不通畅,怎么办?2018年10月,我省在全国范围较早启动消费扶贫行动,海南爱心扶贫网随即设立。消费扶贫抗疫保供产销对接大行动、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一次次行动,解贫困群众燃眉之需。成立2年多来,消费扶贫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

  脱贫攻坚,沉淀着社会各界的互济情怀。

  琼中龙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退役军人王志平,把帮扶乡亲当成自己的事业。2011年起,创业有成的他自筹上百万元资金,修建琼中什运地区多条乡村公路;曾自费10多万元,带领村民外出学习致富经。2007年起,成立公司和合作社,带动全县4000余名贫困户共同发展食用菌产业。

  为着一个目标,力量从四方汇聚。

  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坚持把加强宣传作为突破点,为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省学校后勤与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紧紧围绕“全资助”的工作目标,通过“助、奖、免、补、贷”多种方式,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在中部地区推进中药材“三品一标”行动,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

  千万种伟力,汇成攻坚克难的合力。

位于万宁的海南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产业+就业”模式,近万名农村闲散劳动力和家庭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铸就精神丰碑

  踏遍贫困乡村的脚步,丈量出脱贫攻坚精神的高度。

  下乡镇基层343次,覆盖60多个乡镇和农场、246个行政村,访谈乡镇农村干部2700多人次,查阅会议记录、扶贫文件相关台账等资料2700余份……省委党校培训一处一级主任科员、省委原脱贫攻坚第一督查组组员明显良,如此“驰而不息”下基层,为的就是不放过脱贫攻坚中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

  一项项数据,默默诉说着心血与努力。

  建成8公里硬化村道,铺设2个村民小组光纤宽带网,235户村民安装自来水管……这是从省市场监管局派至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雅亮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的彭凤铭工作成绩的一部分,它们让这个村庄告别道路难走、缺水缺网的历史。他说:“我来这里,就是要拿出‘绣花’功夫,用钉钉子精神,为雅亮村民谋福祉。

  为民谋福祉,百姓记在心。

  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被派至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成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何和与被村民们起了个亲切的外号——“医生书记”。在这里,他不仅帮扶村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还利用自己医生的特殊身份,在村卫生室给村民、贫困户看起了病,并多次组织义诊活动,对贫困户进行全免式诊疗帮扶。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鲜艳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乡党委坚持党员冲锋在前,守好岗位,把牢防线,安排本地文旅项目接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把苦和累留给自己,把安心留给群众。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水满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发锦不仅带领贫困户开拓朝天椒等产业,还把宣传当作一项重要工作,以入户宣传、集中学习等方式,向普通村民及贫困户宣讲党的富民政策。他说:“我要让群众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不断增强党在群众心中的感召力、凝聚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在脱贫攻坚历程中,各级各界帮扶力量,用心怀人民、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铸就了标记着历史刻度的精神丰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广大干部群众必将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海南日报海口7月8日讯)

  299个

  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392名

  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50个

  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99名

  海南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