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制婴儿”可规避先天缺陷
英国首相卡梅隆的第一个孩子在6岁时因为先天性神经性疾病去世,这可能促使他在今年2月3日英国下议院的一次投票中投了支持票。而最终,这项投票的结果是利用“一父两母”三人基因共同育子的新技术获得通过。如果英国上议院在将来也为这项技术开了绿灯,将有可能大大降低新生儿罹患先天性疾病的概率。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腾腾
抛弃有缺陷的线粒体
按照英国人类受孕与胚胎学管理局的数据,全球每200名婴儿中,就有一人会受到母亲线粒体基因影响。每6500名婴儿中便有一名会因线粒体基因缺陷患上严重疾病。
一个看上去非常健康的母亲也有可能生下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婴儿,此中的作祟者很有可能是母亲卵子中具有缺陷的线粒体。如果想规避婴儿患病的风险,只有将这些患病的线粒体替换成为健康的线粒体。因此,这项被称为“线粒体替代法”的技术在2009年于英国诞生。
“用一位女性的健康线粒体替代这位母亲的患病线粒体,技术上的操作就是提取这位母亲的细胞核,注入到另一位女性已经被抽空细胞核的卵子中,再进行人工授精,得到一个健康的受精卵。”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兴说。如此一来,这位新生婴儿就有了一位父亲,两位母亲。
为何不用担心父亲精子中的线粒体?这是因为精子中的线粒体在受精后已经变得非常少,不会对受精卵的健康构成影响。线粒体基因组属于母系遗传。
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都有不同数量的线粒体。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就像一根根的“香肠”,分布在细胞质中。这些“香肠”也确实是细胞的能量来源,它们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线粒体内也包含遗传物质,线粒体DNA,虽然数量大小有限,但其一旦发生突变将会导致很多问题。人类线粒体出现问题会导致线粒体病,线粒体病是一大类遗传代谢病。”王志兴说。科学家们已经在线粒体中发现大约700种突变,已知有200多种疾病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受这些突变影响的主要是需要大量能量的器官,包括心脏、骨骼肌和大脑,综合征通常也首先表现在这些部位上。
不仅线粒体疾病所导致的遗传疾病非常多而且难以治愈,其本身被发现也很困难,只有繁育了下一代之后才会在婴儿身上体现。因此为了避免新生儿缺陷,产前妈妈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十分必要。而如果线粒体基因组出现问题,抛弃它们,寻找健康的线粒体成为唯一选择。
线粒体基因不会决定新生儿主要性状
目前“线粒体替代法”中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即“主轴移植”和“原核移植”。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研团队的试验中,使用的是“原核移植”的方式,在两枚受精卵之间进行,替换掉有先天缺陷的线粒体。
而之前王志兴所说的方式就是“主轴移植”,先替换,再授精。“无论哪种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剔除不健康有缺陷的线粒体DNA,获得健康的受精卵。其实这项技术跟试管婴儿是近亲,稍微有些复杂而已。”王志兴说。
这项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删除以及添加基因来规避新生儿罹患先天性疾病的风险,但这也遭到了一些伦理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这种“订制婴儿”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繁衍与遗传方式,将会带了一些无法预知的风险与问题。
“伦理上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新生儿同时具有了一位父亲,两位母亲的遗传基因。”王志兴说:“但是要清楚的知道,线粒体DNA对于婴儿的主要性状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英国政府部门首席医务官萨莉·戴维斯也表示,线粒体基因中没有决定个体构成的基础基因。人类线粒体包含37个基因,而细胞核上有超过2万个基因。线粒体只与基本的、低级别的细胞功能有关。也就是说,婴儿主要性状还是遗传自父母双方。“第三方的线粒体DNA可能对食物在人体内转化成能量的过程起到一定的改变作用。”王志兴说。
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没有被证明有任何安全问题,但英国官方仍然采用了审慎的态度。英国人类受孕与胚胎学管理局的评审报告认为,在最终应用临床前最好还是先进行几次实验。
而对于伦理风险,英国卫生部一年前规定,父母之外的第三方应作为人体组织捐赠者对待。与现有的精子、卵子捐献者一样,新生儿未来将无法获取线粒体提供者的身份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