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生特殊家庭频戳网民“泪点” 多地多举措帮扶助

03.03.2016  08:50

  近年来,中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即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的家庭)(以下简称:特殊家庭)的遭遇,受到多方关注,而这些特殊家庭引发的一系列温情故事,频频戳中网民“泪点”。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日前,青海等多省区,通过多种方式,加大了对特殊家庭的扶助关怀力度。

  2月末,中国内地网络一则消息指出,“同学不幸离世已有5年多的时间,同学母亲一直坚持不断地在儿子的QQ空间留言板上留言,很多留言都写自凌晨时分。

  2日下午,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虎介绍说,从今年起,青海统筹城乡并提高扶助标准,对于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父母,扶助金标准提至每人每年8000元和6000元(人民币,下同),对于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父母,每人一次性给予5000元抚慰金。

  在2008年中国官方制定特殊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后,2014年和2015年,中国多地陆续提高扶助标准。内蒙古、辽宁沈阳等地也宣布今年将提高标准。

  去年9月,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贾小社区的5户“失独家庭”,在林间小道爬山竞赛。当时,该社区负责人袁建军介绍,该社区有10余个“失独家庭”,前来爬山的都是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更多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不愿与人交流,很多‘失独’老年夫妻,对今后的养老问题表现出深深忧虑。

  对于特殊家庭父母养老忧虑,王虎介绍,青海针对不同情况的失独老人,将通过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安排入住养老机构、确定赡养人等方式做好养老保障。浙江官方也表示,符合条件者,可由指定公办养老机构安排和接收。

  此外,青海对特殊家庭父母,提供取环、输卵(精)管复通手术、医疗救助、免费体检、纳入巡诊重点范围等医疗服务。广西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家庭,可获得包括生育指导、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服务。河南、陕西确定就医定点医院,发放“方便就医卡”。

  “‘失独’事件发生后的头三个月是重要的心理干预节点,这时父母更封闭,不愿让人打扰,喜欢独处。”青海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理咨询师卫燕庆说,对于特殊家庭的精神慰藉其实更重要,“专业心理咨询或孩子的玩伴的慰藉或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015年年中,网络报道的安徽合肥“高中好友因病去世,生前7位好友照顾母亲11年”这件“替朋友尽孝”的“暖新闻”,似乎成为“精神扶助”的“典范”。无独有偶,日前,陕西咸阳李女士的故事,再次戳中网民“泪点”,自两年前李女士的儿子离世后,儿子生前同事和朋友,平日不仅送来生活用品,陪着唠家常,过年还提着年夜饭来陪李女士两口过除夕,有时还带着外出旅游、吃大餐,李女士说,“现在这20个孩子就是我的儿女。

  “做好特殊家庭扶助关怀,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王虎评价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