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黑豆腐作坊被勒令停业 老板第二天照样卖豆腐

14.11.2015  15:04

  在海口市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下云颜村一民房旁,一个无证豆腐加工点就藏身在铁皮棚下面,作坊内是污水横流,臭味刺鼻。11日晚,该加工点老板在面对食药监人员执法时,声称“我生产的豆腐绝对是合格的,只是环境差一点而已。”并现场阻挠执法。食药监执法人员要求其停业整顿不得再加工生产豆腐,可12日早上,该老板还是将加工好的豆腐拿到灵山农贸市场销售。如此环境下制作的豆腐,市民还要吃多久呢?

  市民举报异味豆腐孩子吃了腹泻 牵出一个无证加工点

  近日,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他在灵山农贸市场的一个摊位购买两斤豆腐,回家后发现豆腐有异味。原以为是豆腐本身的味道,可没想到全家人吃了之后,小孩有拉肚子的现象,大人倒是没什么事。

  “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好的豆腐不会有异味的。”该市民说,“有异味的豆腐,会不会有质量问题呢?

  随后,记者根据该市民的指引,在灵山农贸市场内找到这家卖豆腐的摊位,当场花费4元购买了2斤豆腐,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味,口感与在超市内购买的豆腐也没多大差别。但当记者询问老板豆腐从哪里进的货时,却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

  据了解,海口市有一家集中的豆腐加工城,但记者从豆腐城了解到,该老板并没有在豆腐城加工豆腐,也没有从豆腐城购买豆腐,那么豆腐到底哪里来的呢?

  经过记者的走访,找到一名知情人,得知这家摊位的豆腐,是从桂林洋下云颜村一民房旁的加工点流出。该加工点无任何证照,现场环境也让人堪忧。

  10月25日,记者前往该豆腐加工点附近了解情况。附近的居民向记者抱怨,就在这个被围墙围住的民房内,有一个豆腐加工点,经常在凌晨1~3点时加工,机器磨黄豆的声音实在太大了,经常被吵醒,整个晚上难以入眠。“希望能够早点取缔这个加工点。

   现场执法

  执法人员欲没收磨豆设备遭到阻挠 老板娘撒泼“要没收除非把我打死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情况,在确定该作坊有加工行为后,11月11日晚20:30,记者随同美兰区大学城食药监所执法人员来到了下云颜村这一处民宅。当记者与执法人员下车后绕至该民宅围墙时,透过围墙的一处灯光突然熄灭。执法人员多次敲门要求屋内的人开门,迟迟没人开门。记者看到,铁门外上了一把铁锁,而铁门一侧的小门也由外反锁了。

  约过10分钟左右,该民宅一租户带着小孩骑电动车回来。“你们找谁?”当执法人员表明来意后,该租户将铁门打开。记者看到,民宅内漆黑一片。院子里有几间房,最里面一处有着昏暗灯光的简易棚,便是豆腐作坊,四周的竹竿上还挂着衣物。此时,作坊内空无一人,靠简易棚外一处有一高压锅炉,旁边有一个由红砖砌成的灶台。灶台上放有一个半米长宽的不锈钢铁盆,像是用于油炸豆腐所使用的,里面还有一层油。

  在简易棚内摆放着10个大小不一的塑料桶以及两个塑料大盆,其中有三个大塑料桶和两个塑料盆上都盖着压豆腐用的木板。记者掀开木板看到,桶和盆内均泡有大豆。角落还有一台分离式磨浆机。地面上污水横流,有的地方还长着青苔。压制豆腐的模具四处堆放,有的甚至放在地上。

  记者留意到,一个塑料桶内所用于隔豆腐的白布浸泡在水里,水很是混浊。

  此时见有执法人员到场检查,一光膀男子从屋内走了出来,该男子是作坊老板龙某。据龙某介绍,他与妻子来自湖北,在此作坊生产制作豆腐才一个月的时间。现场正在浸泡的黄豆有60多斤,一天所制作的白豆腐产量有300斤。他们有时也会根据客户的需要制作一些油豆腐。“制作油豆腐所使用的油多久更换一次?”面对记者的询问,龙某称,3~5天左右更换一次油。

  针对执法人员的检查,龙某也表示,自己知道作坊的卫生条件不合格。执法人员在现场将磨浆机的线头拔断并拆除,欲将生产设备没收。此时一名身着睡衣的女子从屋里走了出来,情绪十分激动,执意不让执法人员将磨浆机没收。“我不会让你们把机器搬走的,除非把我打死。”该女子死死拽着线头,阻挠执法。

   部门措施

  现场下达责令停业整改通知书并不定期巡查防止其再度生产

  “一个月前,我们在对小作坊进行摸排时,对龙某的作坊检查发现,该作坊卫生环境较差,曾两次下达责令停业整改通知书。”据海口市大学城食药监所一执法人员介绍,此前除了责令停业整改外,同时还带着龙某与其妻子到其他一些整改后符合生产要求的小作坊进行学习。但该作坊置责令停业整改的处理于不顾,未按要求整改,仍偷偷生产加工。当执法人员询问龙某夫妇如何整改时,两人仍提出种种理由拒绝执法人员的建议。

  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自行将生产设备搬离,并对正在浸泡的黄豆进行相应处理,不允许再次生产加工制作。“若该作坊要生产,必须按照我们先前所要求的进行整改,在达到要求后方可生产经营。”该执法人员表示。

   豆腐照卖

  虽被勒令停业整顿 老板次日继续卖豆腐

  为了弄清楚这个无证加工点的豆腐到底销往何处,在11月5日凌晨5时许,记者驾车发现该加工点老板骑着一辆三轮摩托车,满载着豆腐出门。记者一路跟随,发现其前往灵山农贸市场的摊位,然后进行销售。

  11日晚上,该无证豆腐加工点被食药监执法人员再次勒令停业整改,不允许加工豆腐。但12日上午,记者发现,该加工点老板仍然出现在灵山农贸市场内销售豆腐。很显然,这个卫生环境堪忧的无证豆腐加工点,仍然在继续加工豆腐。这个黑豆腐加工点,何时才能被彻底取缔?本报将继续关注。(林文泉 蒙健)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