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金“睡大觉”是责任在装睡

12.11.2014  10:36

  据海南媒体报道,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金,居然在镇政府的账户上“睡大觉”,时间最长的一笔至今已9年。定安县原龙州农场50名职工为此多次到定城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共计13万余元的补助金,却迟迟未能发放到他们的手中。此事引起定安县纪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介入调查。

  虽然说这笔拖了长达数年之久的补助款项,已于上周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汇至相关账户,将发放到相关职工手中,但是本该及时发放给群众的补助金,为何在镇政府的账户上睡起了大觉,为何定城镇政府的相关领导在面对群众的询问,先表示“此前没有”后又改口搪塞,却颇令人云里雾里。而“现任镇领导班子基本上是2011年以后才上任的,对于以前的事情并不清楚”的解释,则更令人纠结。

  毕竟,无论是从依法行政、阳光财政的要求,还是从群众利益、防治“四风”的角度,从2006年开始便应下发给群众的补助金,都不该被遗忘在镇政府账户的角落。那么,为何有关人员在面对群众的多次追问时,问而慢答、拖而慢决?想来,既有“新官不理旧账”的心态作祟,亦有未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未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未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责任装睡。

  这便需要我们不仅要把补发补助金的工作做好,更需要以此个案为抓手,请群众来把关,对导致这一问题的症结“辩证开方”。既需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对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搞成“高架桥”的当事人,进行问责;也需要按照责任倒查机制,对与此案相关的前任查责追责,不搞“人走查凉”的人情秀,不做蜻蜓点水的面子活。

  依法行政需要政府自律,阳光政务需要普惠基层。需要看到,解决一些个案并不难,但装睡的人难叫醒。要防止“装睡病”反复发作,不仅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严驱“瞌睡虫”,更需要在落实层面,对那些“两耳不闻群众事”“两手不沾群众活”者,以苦口良药疗根本,用动真碰硬除恶疾。(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