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海南:闯海人方树青——腾飞

27.01.2015  02:57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继续来关注“闯海人”的故事。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让方树青和这一批闯海人看到了海南腾飞的希望,远离故土的他们,在呼吸到海南自由清新的空气后,并不甘心,止步于温饱,方树青和其它闯海人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更大的“创业梦”。
闯海南之初,方树青心里就有一个坐飞机的梦。直到来海南一年之后,在一家音像公司做兼职翻译的方树青,才终于有了第一次坐飞机的体验。
        当年海口的大英山机场,在如今的蓝天路旁边,属于被城市包围着机场,建省前,大英山机场年平均飞机起降不到1000架次,海口飞往北京的航班,一个星期只有一个,而且当时,买飞机票还需要出具团级以上的证明。有幸登上飞机,方树青不仅用傻瓜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甚至还激动地给家乡的朋友发去了电报。
        90年之后,方树青的教师之路,越走越顺。他开始陆续在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和海南华侨外语学校三所大专院校兼职。而随着海南经济的飞速发展,仅仅四年之后,1992年,“大英山机场”的年客流量已突破百万人次;1993年,海口大英山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跻身全国十大航空港之列。
        那条路,在当时还被形象地称为拖机路。伴随着一架架出省的航班,海南也迎来了经济的腾飞。到1992年,海南经济增长速度高达40.2%,人均GDP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辉煌。方树青也在这一年开始了他事业腾飞的征途。1992年11月底,方树青决定办一所自己的培训学校,但无奈五万元的担保金难住了他。
        在“贵人”的再一次帮助之下,方树青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学校,这个学校一度成为海口最具知名度的培训机构,“方树青英语”也成为了伴随他20年的事业。伴随着一次次飞往省外的机会,这份事业让他在海口娶妻生子、安家落户。如今再回到老机场旧址,大英山机场2500米的跑道被改造成为国兴大道西段,新海航大厦也在这里建成。1999年5月落成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正在代替“大英山机场”迎接一批批“闯海人”的到来。
        今年,已经进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五年,在高峰期,美兰国际机场,一天输送的旅客就能达四万多人次,是当初大英山机场一年输送旅客总和的四倍,每天有100多个航班,从这里起飞,不仅可以飞往北京,还能飞往国外,方树青也已经乘坐新机场的航班,出行到很多国家;但在海南发生的诸多第一次,是他如今回首27年  “闯海人生涯”,不能忘却的记忆。
        【记者手记】25岁到52岁——27年的奋斗,方树青以及无数个闯海人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海南;1988年到2015年——27年的变迁,海南正在用一次次的蜕变回馈一批批新老“闯海人”。闯海人的奋斗史,离不开当时那个开放的环境,也受益于每一位不计得失,施以援手的本地人。如果说方树青闯海南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执着,不如说,是那个时代成就了一个个像方树青这样的“闯海人”。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