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钉、地砖“水雷” 那些看似平整的路面下有埋伏

04.08.2019  11:02

      海口丘海大道上凸起的螺丝钉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降雨后,走在人行道上要比平时加倍小心,因为不知道会不会一脚踩到松动的地砖,“引爆”那颗藏在下面的“水雷”,溅自己一身污水。

      其实只要留心观察,无论是对于行人还是车辆,这样的“暗器”在出行过程中还有不少:塌陷的地砖、暗藏在路边的膨胀螺丝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遗留问题”却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

      1暗器“扎心”螺丝钉

      不少电动车因此爆胎

      2日,记者来到了丘海大道靠近滨涯村1区的路边,看到道路内侧的一排排凸起的膨胀螺丝。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在几十米长的“螺丝带”上,共分布着百余根长短不一的螺丝。这些螺丝钉基本上每四个一组,每组间隔约1米,长短不一,短的约一二厘米,长的可达到成年人半个食指长。

      旁边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些螺丝基本上都是固定路边围挡的铁皮所用,围挡拆除后,螺丝由于没有及时处理掉,就留了下来。“不少电动车在这里爆胎。”环卫工人说。

      沿着丘海大道继续往北走,在海秀桥下一处非机动车通行路段,记者看到靠近花坛一侧的水泥路面上,同样有十几根螺丝凸起。危险的是此处非机动车道可通行宽度约1米,电动车通行量大时,想不从这些螺丝上压过去都难,爆胎指数可想而知。

      海口国贸金茂大厦附近的人行道

      2暗器“姊妹”连环坑

      沟壑在远处很难发现

      小面积的地砖松动还好,如果出现大面积塌陷,对于走路不注意的人来说,就很容易栽到坑里。

      在金濂路与南沙路交叉口的人行道上,记者看到,一处地面上的地砖整体“线形”塌陷,在平整的人行道上形成一条“沟壑”,由于视角差的原因,这条沟壑在远处很难发现,一些电动车经过这里时,由于无法提前预判,纷纷急刹车,有些刹车不及的车主只能硬着头皮在上面重重颠簸过去。

      在不远处的滨涯路海口金海公寓附近的人行道上,记者发现了两处更大面积的由于地砖塌陷形成的坑,两个坑相距不到十米远,宽度差不多占掉了整条人行道的三分之二。

      并排四排的地砖整体塌陷,即使尚未塌陷的部分,地砖底部的土基也因为下沉或流失,与地砖之间形成了一个厚度能容下两块地砖的中空,站在上面轻轻一踩地砖便会坍塌,行人路过此地纷纷避让,生怕过路间引发连锁反应掉入坑中。

      金濂路与南沙路交叉口的人行道

      3暗器人行道“水雷”

      踩上一脚溅一身污水

      2日一早,家住海口国贸金茂大厦附近的梁女士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刚走出小区没几步,脚下的人行道地砖一阵松动,将砖下积水挤压出来,溅得梁女士裤子鞋子上全是泥。

      在梁女士小区门口的人行道上,记者见到了那块让梁女士“心情不好”的地砖:看似与其他地砖无异,但是用脚轻踩上去,能够明显感觉到地砖底部松动,虽然没有溅出泥水,但是踩压间的声音说明了里面的积水还没有完全干去。

      人行道地砖松动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在梁女士家附近的很多路段的人行道都存在类似情况,有些是单块松动,有些则连成片,如果松动不是特别明显,人们日常行走中通常不会注意,影响也特别小,但是一旦遇到下雨天,雨水从松动的地砖缝隙中渗入,在下面形成一个个暗藏的“水洼”,地砖一旦受到挤压,里面的污水就会喷出弄脏裤子鞋子。

      追问

      这些“隐形杀手”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这些“隐形杀手”到底是怎么出现的?记者咨询了海口市政维修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行道地砖松动甚至塌陷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堆砌的工艺原因,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更大,“一方面,人行道上一些生命力旺盛的树木根须会向人行道上延伸,会把地砖撬开。另一方面,雨水下渗也会导致土基松动甚至跟着雨水流失,也会造成上面的地砖不稳定。”

      该负责人还表示,很多电动车甚至机动车都会在人行道上行驶,地砖也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变形。

      对于路边凸起的膨胀螺丝钉,该负责人介绍,这些螺丝钉大多是相关部门在路边安装设施所用,比如施工围挡、路灯杆、信号灯杆或者垃圾桶等等。

      在采访中,记者将所发现的几处存在隐患的地点反映给了海口市市政维修公司,该负责人也表示,属于该公司负责的问题的会尽快安排人员处理,不属于该公司的也会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和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