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办十件实事 提升教学质量

21.09.2014  23:55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为建立和改善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工作条件的长效机制,稳定艰苦边远地区教师队伍,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去年教师节前夕,海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制定并发布《为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办十件实事实施方案》,一年过去了,十件实事进展如何?来看记者的走访。 
        定安县岭口镇群山村地处偏远山区,因被母瑞山山脉环绕而得名,周边10个自然村和一个农场的大部分适龄儿童都在群山小学读书。学校校舍曾被定为D级危房,校安工程实施后,孩子们在前年6月搬进了新教室。
        同期声:定安县岭口镇中心小学群山小学负责人  谢长运
(现在的政策也比较好了,我就希望上面能多派一些年轻的教师下来,把我们农村的教育搞上去。)
        为改善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生活待遇,从去年9月起,  海南省、市两级财政,对11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市县以及其他市县8个民族乡镇行政村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定安县还将为乡村小学教师配备办公电脑。
            同期声:定安县教育局局长    梁定伟
(他们现在工作的积极性很高,各项教学任务都完成得很好,我们今年小学毕业考试各项成绩,县城和乡镇的平衡度都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文昌市东郊镇群合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林梦初老师正在利用智能语音教具上课。用点读笔在书上轻轻一点,讲台上的智能语音教具便开始播放标准的读音。
          现场声: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东郊镇群合小学仅有2个年级、17名学生,为让农村孩子能学到规范的口语,今年3月份,省教育厅拨款为其配备了2套智能语音教具。
          同期声:文昌市东郊镇群合小学教师    林梦初
(有了这部语音机,我们再也不用害怕我们的语音讲不准了,在拼音上,在字词上,在课文上,朗读得也比较有感情。)
          同期声:文昌市东郊镇群合小学学生    黄于珊
(语音机老师它教我们读书、笔画,我们都觉得它很棒,很神奇。)
          去年省教育厅将文昌和儋州定为全省农村完全小学、教学点智能语音教育试点,两市合计配备1178套,共计247.38万元,已按计划完成配置。
          此外,《为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办十件实事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教师工作间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培训下乡等也已经相继落实。
            同期声: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孔令德
(我们为民办十大实事,绝大多数都是长期的,因为整个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我们继续以这十件实事为一个平台,一个抓手,来不断丰富它的内容。) 
 
 
        (视频编辑:龙威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