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里绽放的青春——林晓婵

20.05.2019  15:32

  及时告知平价菜供给情况,方便市民选购;收集市民建议,积极调整临时直销点;关注市场需求,汇总信息及时汇报……

  在海口市菜篮子产业集团,有这样一位女“菜侠”,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用双手缔造着不平凡的“菜篮子”事业。

  她叫林晓婵,一名“90后”共产党员,2016年初来到市菜篮子产业集团。为了做好这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作,她时常深入一线,干起了“菜侠”的工作。

  忘我付出扛起“菜篮子”重任

  为服务保障市民群众的“菜篮子”,2015年12月31日,海口成立市菜篮子产业集团。林晓婵自进入集团以来就在综合管理部服务。

  “每天凌晨4点半,就已梳洗完毕,踩着黎明前的夜色赶往平价菜店。凌晨5点半,运菜车抵达门店后,开始卸货、搬菜,轻的30斤一筐,重的有60斤。紧接着就是分拣、理货……300斤猪肉切割、贴码、称重,900斤蔬菜打包、上架,还要不断补货上新、引导市民、结算买单。

  这就是菜篮子集团300多名‘菜侠’一年365天都在循环播放的忙碌节奏曲。”林晓婵笑着说。

  遇上节假日、台风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就是林晓婵最忙碌的时候。2016年春节,市菜篮子产业集团就迎来了第一个重大挑战:做好春节期间的“保供稳价”工作。“由于集团刚成立,加上过节,员工很少,无法满足各个临时直销点的需求,集团就把每个人都下派到直销点。”回忆起那个春节,林晓婵和同事们记忆犹新。“每天要在分拣配送中心忙到半夜,整个春节只有除夕回家吃了个年夜饭。”林晓婵说。

  2018年,受台风“贝碧嘉”和“山竹”影响,海口蔬菜供应紧张,为保障市民的“菜篮子”,林晓婵深入农贸市场、临时直销点,及时掌握情况,与集团运营部门做好沟通衔接,确保了蔬菜的供应,赢得了市民的认可。

  “林晓婵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搭建起了市民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菜篮子’上的桥梁。”市菜篮子产业集团工作人员蔡璐祎说,林晓婵的工作态度在集团树立起了一个好榜样。

  强化引导全力做好宣传服务

  平价菜有哪些,供应量有多少,哪些直销点的需求量较大……要想服务保障好市民的“菜篮子”,就要让市民及时掌握蔬菜的价格、供应量等信息。

  作为集团宣传、信息收集和报送的负责人,林晓婵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椰城市民云等平台及时向市民发布信息。为此,她经常深入到各菜市场、临时直销点,了解市民群众的想法和需求。“要想真正服务好群众,就必须把价格、菜品、销售点等讲清楚、说明白,让市民一目了然。”林晓婵说。

  近期,我市部分地区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为引导市民正确认识非洲猪瘟,林晓婵带领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各直销点,开展相关知识宣传。“她带着我们挨个儿走,向市民群众宣传‘六不’‘六要’等知识。”蔡璐祎说。此外,林晓婵还及时收集市场信息,为开设放心猪肉销售点提供建议,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干一行、懂一行、爱一行,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林晓婵说,通过深入基地田间地头学习农业知识,与运营网点同事交流想法、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提升了她服务市民群众的能力。

  心系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16年春节,在市菜篮子产业集团推出临时直销点的时候,林晓婵率先采取在每个末端网点配备一本市民意见簿——《有事您说话》,让“菜篮子”与市民搭起一座桥梁。“林晓婵以‘12345’办件为抓手,第一时间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市菜篮子产业集团工作人员吴小花说,遇到棘手的问题,除了电话沟通,林晓婵还会登门拜访,诚恳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集团收购当前滞销的石榴和甜玉米,既可以帮助农民解决销路,也解决了市场供不应求的问题。”接到市民来电,林晓婵和运营部门第一时间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市菜篮子产业集团所属的末端网点进行销售,及时解决了产销难题。

  本着“让百姓吃上平价菜、放心菜”的初心,林晓婵孜孜不倦地奔波在守护市民“菜篮子”的路上。如今,市菜篮子产业集团已在全市遍布120多个平价菜网点,平均每天有40吨左右的平价菜走上海口百姓的餐桌,为市民送去舌尖上的安全和实惠,而这背后,正是像林晓婵这样的“菜侠”们用青春换来的。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菜篮子’是惠民工程,我为自己参与其中感到骄傲,作为一名90后党员,我要在岗位上不断磨砺自己,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林晓婵说。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杜润涛] [责任编辑:杨海成]

稿件由海口市台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