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满琼州(5):城镇公园更美 花卉产业更红

02.06.2014  23:35
    本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城镇公园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花卉苗圃基地则为绿化宝岛提供源源不断的种苗支撑,绿化宝岛大行动特别报道《新绿满琼州》今天收篇,带您领略郁郁葱葱的城镇公园和种苗基地之美。 
    绿水围绕,山湖林丘浑然一体,亭台楼阁相映成趣,花石竹木点缀其间,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新建的景区,其实这里是儋州的城西公园,之前的臭水沟、遗忘地,经过1年多的整治和营造,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现在几乎每个晚上都有3000多人到这个公园游玩,
同期声:儋州市民
  (对我们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我觉得,各方面挺好,包括环境卫生,绿化也挺好的。)
同期声:儋州市那大镇镇长  王明魁
(通过城镇公园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们城市的品质,通过城镇绿化的建设,也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提供了精神愉悦的一个地方。)
    省会海口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社会个人积极参与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调动群众参与城镇公园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城镇绿化质量,并组织编制《海口市公园条例》,推进绿化农村和城市重要的园林景观紧密结合。目前已经完成了中央公园、环岛公园、滨江西带状公园(一期)、柏斯公园和丘睿文化公园5个城镇公园建设,  绿化面积63万公顷。
同期声:海口市绿委办专职副主任  林占梅
(我们在城镇绿化,鼓励社会认建、认养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全民来参加绿化宝岛,这块的亮点主要是服务于我们市民,就是市民出行的  500米范围内就要有一个公园,  然后300  米以内要见绿的这种标准。)
    在“绿化宝岛”大行动中,海南各地城市绿化结合新片区开发,旧城改造和河道整治,利用空地、闲置地、街道、小区等适宜绿化的地带,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模式,打造多层次、多点面、多色彩的公共绿地,在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活动需求的同时,创造符合区位特点、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
        同期声:儋州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  韦娉婷
(侧隔离带的设计风格  主要是以棕榈科植物搭配常绿菩提榕、常绿乔木为主,结合开花的小灌木,及本土特色的乡土树种,中间隔离带以通透和大气为主,以开发??的大型乔木,常绿开花和层次相结合)
        花卉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海口市以鲜切叶种植为重点,打造海南特色花卉品牌,重点扶持建设了海口兰花产业园、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等花卉产业项目,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花卉年产值达7.8亿元,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同期声:海口兰花产业园工作人员
(组培中心建好的话,年产是  6000万(株)的苗,会有一些后续的包括兰花的加工产品,再加上周边一些旅游项目,包括带动农民的,农民这一块现有的收入。)
    截至2013年,海南全省建成苗圃园484个,面积5.4万亩,育苗13800万株,并将苗木种类扩大到珍贵乡土树种、景观树种和高效经济树种  。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潘家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