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航空难背后的东南亚“通融”文化

12.01.2015  14:39

  中新网1月9日电 台湾《联合报》9日报道,亚洲航空印度尼西亚子公司QZ8501班机空难调查,牵扯出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对该班机是否违例飞行的见解不同,这中间或许与盛行于东南亚的“通融”文化有关。

  媒体报道,新加坡民航局去年批准亚航到今年3月28日前,天天可飞。印度尼西亚交通部调查,QZ8501可飞时间仅有每周一、二、四及周六,此处或许产生“通融”的空间。一方可天天降落,一方只有四天可起飞,若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机动调整航班,有无可能在申请的四天之外另排班次起飞?这当然应由官方或专家依调查结果回答。航班调整一经“通融”可能造成保险公司不理赔。

  波音公司预测,东南亚空域未来20年可能需要1.3万架新飞机,空中巴士的预估也相去不远。这么多飞机在此区域穿梭,机长们必须更机警。

  分析表示,机警和通融是一体两面。没办法通融,就得临机应变。路透访问在东南亚空域飞行经验丰富的机长,他被问到,若遇上恶劣天气想改变航道,航管人员不准,如何是好?

  机长回答方式“很东南亚”,他说:“先做,再和航管交涉。”原则不准时,就要和老天爷交涉,寻求通融。(新加坡记者:林以君)


相关报道:空难频发 专家吁改善追踪技术
                    幽浮入侵? 天空难解的谜
                    法石油公司总裁遇空难:空管失误 扫雪机司机醉酒
                    法医新辨认出马航MH17空难10名死亡人员遗体
                    台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公布 正副驾驶讨论“风很大
                    全球空难频传 航空风险评估亮警讯
                    复兴空难:失事前状态等已确定部分将近期内公布
                    媒体:男童预感将死于MH17空难 曾表现异常(图)
                    美公布韩亚空难原因:操作不当过度依赖自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