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日报】好好先生,为何领导干部做不得?

30.04.2015  00:09

      【舆情日报】好好先生,为何领导干部做不得?

      一、舆情聚焦

      28日,海南省纪委在其官方网站发表点评称,领导干部做“好好先生”是行不通了,那种“下属犯事儿领导无责”的条条,已然成为“老黄历”,对“责任田撂荒”的责任主体进行“一案双查”将成为新常态。该点评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党风廉政建设是各级党委(党组)的应尽之事、分内之责。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倘若自家的“责任田”里杂草横生、污水横流,党风廉政建设出了问题,党委的主体责任不可推卸,纪委的监督责任也难辞其咎。责任跟人走,“哪怕离开原岗位了也要问你的责”,这是向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发出“断其后路”的强烈信号。

      什么是好好先生?好好先生是那些指不坚持原则,对谁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人。出自于冯梦龙的《古今谈概》。东汉末年的司马徽从来不谈论别人的短处,与别人谈论,美丑都说“好”。有人问司马徽:“身体好吗?”他回答说:“好。”有人告诉他自己儿子的死讯,他回答说:“很好。”他太太责备他说:“人家是认为你有高尚的品德,才把儿子的死讯相告,哪有听说别人死了儿子,反而说很好呢?”司马徽说:“像您刚才的话,也很好!”如今世人所称的“好好先生”一语,其出处就来自于此。

      而在官场上的好好先生,则是辜负了人民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在现实中,有一些贪官的工作能力的确可观,甚至做出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贪官之所以能够干实事,是企图通过所谓的政绩实现官位的升迁,谋取仕途道路上得到更大更多的权力,并以此为个人捞取更多的好处。而所谓的好好先生们似乎并没有触犯法律,做的是太平官。从某种意义上,这样的官员,比贪污官员所带来的危害还要深远。如果政府官员上班不作为,其承担的工作就会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担任要职的政府官员,如果以不干事保做太平官,地方经济发展就要受到严影响。这些官员可以保做太平官,却无法做到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而且正是由于领导干部无原则的好,也纵容了腐败官员更加的肆无忌惮。

      中国传统思想下,某些领导干部往往推崇明哲保身,为官实行中庸之道。其实,古代圣贤所信奉的中庸之道,理解完全与此无关,所谓的中庸之道,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这样的中庸之道,和某些人信奉的当官无作为完全没有关系。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领导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与人相处或者面对民众时,可以做好好先生。但是,面对工作和作风监督建设时,莫不如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