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自贸区为海外华商参与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机遇

09.09.2015  10:52

  中新社厦门9月8日电 “我们将通过(海华会)这个平台,向海内外朋友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自贸区建设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契机,这是海外华商参与中国建设的重要机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8日在厦门如是说。

  2015海外华商投资中国峰会(简称“海华会”)当日在厦门举行,以“海外华商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主题,邀请了300位海内外嘉宾参会。谭天星、福建省副省长郑晓松、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曹宏瑛等出席。

  本届海华会上,中国四大自贸实验区负责人和侨商代表展开了一场高端访谈,自贸试验区代表推介自贸试验区特色、创新、对侨优惠政策等,而侨商现身说法话自贸区机遇。

  参与访谈的侨商代表,均已参与或计划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看好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自贸区机遇”。

  在香港捷丰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侨商会副会长姚征看来,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开始就站在国际化的起点上,“起步是高的,后劲也是足的”。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经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经纬说,30多年前,国家的改革开放曾给广大的海外华商,包括港澳台同胞,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平台;如今国家进入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设立自贸试验区,试验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这让广大的海外华商都“非常兴奋”。

  天津德利得集团董事长、中国侨商会副会长王学利对此亦有同感。他说,上海、天津自贸试验区都让他的企业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福建自贸试验区,我们的产业也会很快进来。

  继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今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同时挂牌,四大自贸试验区现各具特色。

  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经济、金融、贸易、服务中心以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福建自贸试验区开放度最高,除了负面清单外,在专业服务、社会服务、商贸等领域对台湾率先开放了50多个行业;作为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天津自贸试验区为国家试验制度为地方谋求发展;广东自贸试验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打造与国际贸易、投资高标准规则体系对接的政策高地。

  目前,中国各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数量同比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据曹宏瑛介绍,截至7月底,天津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0%;广东自贸试验区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金融类项目集中落地;福建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同比分别增长了91.3%和7.9倍;上海自贸试验区新设研发机构553家。其中,不乏海外华商活跃的身影。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