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动态第036期
脱贫攻坚动态
第036期
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 2016年11月03日
他山之石
省委副书记李军在“陕西商洛‘三带一创’推进产业扶贫”的经验材料上批示:今后我省产业扶贫,必须坚持“三带一创”。现将此材料转载,供大家学习借鉴。
陕西商洛:“三带一创”推进产业扶贫
2014年以来,陕西省商洛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思路,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借鉴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改制股份制公司的经验,围绕“三变、三化”目标,即:通过流转把农民手上的土地、山林资源变成资本,把政府投入的各种涉农扶持资金变为股金,把农民变成股民,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资金资本化、扶贫精准化,探索推行“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新模式,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一、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推行“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
按照省市县联动、省供销社牵头、试点县参与、贫困户受益的运作方式,精心筛选丹凤华茂、洛南天玉、坤元三家企业作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00万元,采取“政府(供销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扶持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带动25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和收益分红实现脱贫。如丹凤华茂公司扶持900户贫困户从事肉鸡养殖、加工和运输,每户贫困户年增收可达2万元;洛南天玉公司采取流转土地、吸纳就业、保价收购等措施,带动808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洛南坤元公司依托万寿菊种植加工,吸纳50余名贫困劳动力进厂务工,向624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种子,扶持贫困户发展万寿菊3200余亩,每户年均可增收2000元。借鉴洛南、丹凤试点经验,商南县依托上苍鹿业、鸿伟实业、旭初、海鑫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借鹿还茸”“借鸡还蛋”“借苗还果”“借袋还菇”的“四借四还”产业脱贫模式;镇安县依托杰维兰花、厚道农业、金利麻核桃、振兴农林牧四家企业,通过金融扶持、企业承载、产业带动、农企共建,带动67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目前,全市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已扩大到七区县123个龙头企业。
二、坚持专业合作社带动,推行“政府(扶贫开发公司)+市场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带动”的思路,采取“政府(扶贫开发公司)+市场经营主体(区县供销社、扶贫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各类企业)+贫困户”,以及“园区+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培育扶贫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村级经济组织。一方面,通过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促使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参股分红、流转土地,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对特色明显、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专业合作社和区县联合社优先给予扶贫贷款立项,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扶贫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互动双赢。如商州区麻街镇中流村现代农业园区,以“绿色家园、特色农业”为主题,流转贫困户土地120亩,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60余人。丹凤县民乐现代农业园区,依设施蔬菜基地、果蔬贮藏配送、农副产品深加工、食用菌种植加工,与360余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实现了园区带动、互促双赢。目前,全市已发展现代农业园区1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53个,以特色农业“八大件”为载体的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市产业扶贫的主力军。
三、坚持产业大户带动,推行“政府(扶贫开发公司)+能人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
依托市区县扶贫开发公司,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着力培育种养大户、营销大户,积极开展“亲戚帮亲戚”、“邻里帮邻里”、“党员干部、能人产业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子”等活动,依托农村创业能人和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商州区银明村生态养鸡能手任福山,借助产业化扶贫项目扶持,养鸡规模由最初的300多只发展到散养5000多只、笼养1万多只,辐射带动村上4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态养鸡,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保价回收。洛南县合兴村苦参种植大户李虎民,流转土地105亩,常年聘用30多名贫困劳动力除草、采种、挖药材,支付工资20余万元。目前,全市发展各类产业大户3387户,带动1.5万户贫困户融入产业脱贫大军。
四、创新金融脱贫,探索建立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新机制
针对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创新,先后出台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脱贫攻坚金融扶持办法,以区县为单位,由财政出资或整合涉农资金,设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为贫困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探索建立了财政扶贫资金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新型扶贫融资机制和金融扶贫新模式。目前,全市共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2.3亿元,可撬动金融信贷资金22亿元,可为4.4万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的扶贫贷款。
同时,坚持“政府引导、扶贫搭台、银行协助、协会唱戏”,在全市73个产业协会开展互助资金担保试点,由金融机构按1:5比例放大资金总量,抵押担保互助资金1890万元,放大借款规模9830万元,为贫困村建立了长期、稳定、充足的产业扶贫基金,形成了“银行批发、协会零售”的金融机构和互助资金协会合作放贷新模式。今年以来,全市投放扶贫贴息贷款4.29亿元,扶持龙头企业123个、现代农业园区103个、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937个,扶持带动贫困户4.3万户。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广西田东县:贫困户信用能换钱
田东县从2009年开始采集所有农户信息,建立信用体系,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贫困村从2011年的57个减到2015年的53个,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4.63万人降低到2014的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34%下降到2014年的15%。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205元提高到2014年的4788元,年均增长29.5%。
主要措施:一是将信用评级与精准扶贫"联姻",开展“贫困村转信用村”活动。 截至目前,累计向5.9万户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22.8亿元,其中累计向9145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4.56亿元。同时,设立了小额贷款贴息基金,为3950户贫困户发放了利息补贴,分担其信贷成本。 二是建立健全信用、组织、支付、保险、担保、村级服务六大体系,有效缓解贫困户资金缺、贷款难问题。 丰富金融扶贫提供的服务主体。目前,全县拥有9家银行金融机构,18家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种类齐全度居广西县城首位。 三是积极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支付网络。 开发使用多种保险服务措施,完善担保体系,完善村级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了金融扶贫的实用性、实现了全覆盖。 四是将金融扶贫与农村改革相结合,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活力。 田东县于2012年成立广西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截至2015年11月末,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农村产权9761宗,交易额7.937亿元。其中,贫困村范围内土地流转1125户1.65万亩,交易额1.22亿元;贫困村产权抵押贷款31宗,银行放贷金 额5247万元。全县贫困村贷款余额从2008年末的5938万元增长到2014年末的2.16亿元。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报: 国务院扶贫办,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
送: 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发: 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市县扶贫办,有关乡镇、驻村工作队、
驻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吴晓笙 电话:65229202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共印4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