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胶乌石分公司苦修内功 “水滴石穿”见真章

05.12.2014  14:28

图为乌石分公司乌石片二区辅导员苏惠珍(左四)在三队胶园为胶工示范割胶技术要领。 徐 东 摄

  自2012年起,天然橡胶现货价格螺旋走低,管理成本居高、胶工生产积极性受挫等难题不断浮出水面。在这种困境下,海南橡胶集团乌石分公司通过推行满岗承包、规范管理等方式,在困境中履险如夷,使胶工收入保持平稳,干部积极性持续升温。

  苦修内功  “水滴石穿”见真章

  从2012年开始,全球天然橡胶现货价格突遇寒流,从高位逐步跌破2万元,目前每吨现货价格仅1.1万元。胶价如海浪一般潮起潮落,生产成本高、胶工生产积极性不高、护林保胶任务重等诸多问题就像留在沙滩上的礁石,成为海南橡胶集团各基地分公司当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乌石分公司却稳扎稳打,想尽各种办法做好公司经营。早在2009年,该分公司就以“水滴石穿”的管理,通过规范干部管理、割胶技术管理以及完善长包机制等扎实有力的举措,从每个细微问题入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将“恼人的礁石”逐步化为无形。

  重视“”的管理 建立想抓、善抓、真抓的干部队伍

  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6年来,乌石分公司高度重视“”的管理, 坚信从“管理要产量”的乌石分公司党委深刻体会到,要最大限度减少间接成本,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产生最大效益。为了调动干部积极性,建立一支想抓、善抓、真抓的干部队伍,乌石分公司进行了系列尝试。

  据了解,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乌石分公司将利益充分向基层管理人员倾斜,提高胶园面积大、情况复杂、地处偏远的作业区、生产队干部收入。

  “胶价虽然走低,可是我的工资却不减反增,现在每月有4000多元。”乌石分公司乌石片区三十队队长李志民告诉记者。和李志民一样,该分公司不少生产队干部月收入都超过4000元。

  胶价走低,干部收入却提高,钱从哪里来?乌石分公司领导班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不算机关干部,一个生产队按照队长、党支部书记、副队长、辅导员、会计配齐5名干部,光乌石分公司93个生产队干部就达465人。

  而近年来,为了严控非生产人员,建立一套精干的人力资源架构,乌石分公司严格执行“只出不进”的干部政策,先是通过合并地域相邻、管理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近、各项工作比较平衡、职工队伍稳定的生产队,重新定岗定编;接着“瘦身”管理机构和干部队伍,重新设置岗位职责,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政策。

  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后,乌石分公司机关、作业区、生产队干部总数仅290多人。这些基层干部,共同监督、管理、服务93个生产队、1100多名胶工的日常割胶工作。

  管理人员虽然少了,但是该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却不降反增,加之人力成本降低,职工的收入开始逆势上扬。李志民告诉记者,与高收入对等的是肩上的职责,他本人除了担负队长职责,还要负责胶水过秤、记账等工作。与他一样,分公司不少干部都是“身兼多职”,有时候胶工生病,队、区甚至机关干部都要接过胶刀,帮胶工割胶。

  6年的自然分流、退休,乌石分公司也在此过程中组建了一支素质和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抓住了干部作风这个关键环节,为乌石分公司实施系列措施埋下关键伏笔。

  四张表格 凸显四两拨千斤之力

  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带来的是精细入微的管理效果。尽管近年来胶价持续走低,但乌石分公司没有丢掉一个树位。

  问及秘诀,原来“及时了解胶工诉求,解决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乌石分公司的“灵丹妙药”。为了准确及时地把握每个树位的产胶信息,找到薄弱环节,除了依靠干部监控,乌石分公司还设计了刀数登记表、涂药登记表、胶刀评分表、胶水综合分析表等4张表格,通过细化表格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比对这4张表格,很多问题不用去生产队就能发现。”乌石分公司割胶总辅导员卢文平告诉记者。“比如在涂药后割的第一刀,在同等天气情况下,产量、干含都能通过过去同树位的数据来估算,如果偏离正常值,无论是过高或是过低,我们都会对该树位进行重点监控。”数据记录雷打不动坚持了6年,如今,准确监控已覆盖了整个分公司的每一个树位。

  受益于数据记录表的不仅是干部,还有胶工。问及4张记录表的效果,乌石片一队胶工蓝美艳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原来,今年她承包的一片胶园,4月份产量仅145公斤,当月收入仅95元。要知道,那是一片正值高产期的胶树,这样的产量显然不正常。

  就在她手足无措时,生产技术部通过记录表追踪到了她的产胶动态,工作人员马上就来到了树位勘察。经过工具测量,原来是蓝美艳割得过浅,没有到达技术要求。找到原因后,蓝美艳加强了割胶技术的培训,促进了割技的提高,6月份干胶产量就达688公斤,收入直线上升至2758元,此后收入一路上扬,临近停割的11月更是达到了6721元,从队里收入最低的胶工一跃成为 “领头羊”。

  蓝美艳并不是个例。6年来,在干部队伍不断缩减的情况下,乌石分公司依靠这4张表格,使管理水平得到平稳、高效的提高。“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做法,是我们实现精细管理的秘诀。”乌石分公司总经理王少明告诉记者。

  推行满岗承包 胶工增收

  据了解,受山区条件限制,乌石分公司胶园基础薄弱,加上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和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影响,该公司平均每亩胶园存株不足20株,胶工人均割株仅800多株。近年来胶价一路持续走低,直接影响到胶工的收入。自从胶价跌破2万元以来,不少分分公司满岗率较低、胶工收入较低、“两头尖”的情况更加凸显。可乌石分公司不仅能够保证胶工收入,甚至不少胶工年收入不减反增。这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薄弱的胶园基础让6年前的乌石分公司党委下定决心加大胶园更新力度,通过回收插花地、开荒等举措,近年来,二代胶园的保苗率、均匀度和增粗都超过了海南橡胶集团公司规定的指标,经过悉心照料,如今,不少更新胶园已经进入开割阶段。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今年起,乌石分公司根据新胶园开割情况,推行满岗承包政策,尽量扩大胶工割胶岗位,以提高胶工收入,消灭胶工收入“两头尖”现象。

  曾经当过6年胶工的王少明深知胶工不易,考虑到扩大树位后,部分胶工新分配的坡度陡胶园将增加工作强度,为此,乌石分公司决定实行新割制,由4天一刀改为5天一刀。

  张丽娟是乌石分公司乌石片区三十队的一名胶工,此前她承包了800多株橡胶树,收入最高时也不过1900元。今年,在队长的劝说下,她率先承包了一个强割树位,将树位扩大到了1300多株。尽管是强割树位,可她还是精心呵护着。不久,强割树位就焕发出“青春”,张丽娟11月的收入升至6437多元。和张丽娟一样,因为收入高了,三十队18名胶工无一离岗。

  目前,满岗承包已经在分公司全面铺开。虽然胶价相较2013年每吨降低了近4000元,可截至目前,胶工2014年4至11月平均收入仍达1.9万元,较2013年增加了1926元。

  “水滴石穿”的管理方式,需要多一份坚持和等待。乌石分公司在胶价不断走低的今天能够履险如夷,依靠的正是6年来扎实有效的基础管理。而他们也深知,修炼内功没有休止符。王少明说,他们对本土胶园管理的用心永远“在路上”,全体员工以时刻准备着的姿态服务割胶生产,以应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困难,为海南橡胶集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出一份力。(记者 李 嫣 通讯员 徐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