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人人参与
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并对相关任务进行了部署。海南代表团代表对此备感振奋,纷纷表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 努力 。
“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表明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决心和魄力。”代表们一致认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增绿”“护蓝”,加快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使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张琦代表说,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南推行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全省一盘棋,统一划出生态红线,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十条决定,呵护绿水青山,永久停止中部生态核心区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让“好生态”变成“责任田”。在海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仅为每一名党员干部所熟知,而且已经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项工作中。对于穿城而过的黑臭水体美舍河,海口开展生态修复,长期的“黑臭痼疾”正在痊愈;同时开展海岸带治理,让海岸带“透光见海”“透绿见蓝”。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让我眼前为之一亮,一个美丽的、绿色的中国,是全国人民所期待的。”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周皓代表认为,海南要美丽,离不开良好的海洋环境。“今年8月9日下午,近百只海豚出现在三亚近海海域,这表明海南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明显。”周皓表示,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将对海南岛近海海域执行周期性的鲸豚类海上科学考察,为海南海洋生态和珍稀海洋哺乳动物资源的保护及保护性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对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尤为重要。”羊风极代表认为,作为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大河流发源地,白沙保护好青山绿水不仅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发展大局。“白沙必须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核心位置,坚决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事。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向绿色、向生态要红利,做好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两大文章,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环境,关键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杨淳至代表说,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要努力推动的一件事。“海南生态软件园重点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就是低能耗、无污染的产业,是绿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继续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吸引互联网企业入驻园区,并将环保理念贯穿于园区建设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
黄丽萍代表说,绿水青山是海南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这几年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实施“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家园,已经让部分农民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我们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五星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也进行了整村推进,改造了危房,美化了环境,下一步要结合五黑鸡、黎锦等特色产业,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受益,也需人人参与。周皓代表认为,我们要从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的新风尚,相信我们生活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海南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