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经营之殇” 海口小食肆何去何从?(组图)

24.09.2015  17:29

  9月15日,海口市第一次“双创”工作专家咨询会在海口市政府召开,会上公布了《2015年海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模拟测评分析报告》,交通路口闯红灯,机动车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乱停放等六大方面成为实地考察失分主要方面。其中不及格的就有六小门店无营业执照(或过期)、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证,未亮证经营,公共用具无消毒记录。小餐饮单位无证经营一直是困扰监管部门和群众的问题,屡禁不止,餐饮服务无证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小餐饮单位为何要无证经营?小餐饮经营的出路何在?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昨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现状 小餐饮单位无证经营愈演愈烈

  六小门店无营业执照(或过期)、无卫生许可证方面中,经测评,美兰区博爱街道TOP精减理发店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美兰区白龙街道六小门店流行榜名人发艺、海口美兰纪氏鱼煲王两家未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琼山区府城接到六小门店春归蛋糕店营业执照过期。海口琼山黄仕芬万宁后安粉汤店从业人员餐饮服务许可证过期。龙华区凤翔街道宏发食店无营业执照、无餐饮许可证等证照。美兰区蓝天街道六小门店港仔烧腊快餐店美祥路店、美兰小松美容美发中心“五病”调离制度未上墙。美兰区人民街道六小门店海口美兰麦花香蛋糕店、美兰刘记正南牛腩饭店、美兰红叶烧饼店三家未落实公共用具、用品消毒制度。

  海口开展双创以来,食药监部门纷纷召开辖区小餐饮单位“双创”座谈会,不少小餐饮单位消失或者进行了转型,有的因为无证经营被查封,有的则自觉整改提升档次,改头换面。但事实上,能如此自觉整改的小餐饮单位仅属少数,小餐饮单位无证经营一直是困扰监管部门和群众的问题,监管部门屡禁不止,餐饮服务无证经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了解,海口市无证经营的餐饮服务单位,多数位于居民集中居住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乡镇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多数是小餐馆、小食店、早餐店;经营者大多是外省、省内的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其所经营的小餐饮店存在设施简陋、面积小、设备不足,环境卫生较差,食品原材料来源不清,索证索票难等食品安全隐患,同时有相当部分店面证照不全、占道经营。

   顾客 小食店物美价廉担心转型后消费高

  黎先生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吃饭喜欢到小食店,海口开展“双创”活动以来,不少小餐饮自行关门或者转型了,对此黎先生很不习惯,他告诉记者,现在想晚上出来吃点宵夜,吃碗粉汤,来份炒粉,总是找不到好吃的地方。到一些类似避风阁、茶餐厅之类的地方去吃,总感觉味道不是那么鲜美,而且还有些贵,差不多得多花两倍的价钱。

  “酒店、酒楼、酒家这类一般是有证有照,但是吃一顿下来,人均也是达百元,甚至更高,就拿我们常吃的,也是海南比较有特色的猪脚饭来说,在小食店是10元钱,而在那些比较上档次的饭店则是平常价格的三四倍,而且味道还不一定比得上10元钱的好吃。”市民蔡先生说,小食店的唯一特点是物美价廉,但是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小食店都是政府整治的对象,当前海口开展“双创”,势必让这些小餐饮店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可以化解社会矛盾、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增加政府税收,对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举动,但是作为市民、消费者担心这些小食店转型后,因为转型后的铺面租金高、成本高,势必会提高价格,这样就会增加市民的生活、消费压力了。

  蔡先生告诉记者,转型后,要换成大面积的餐馆,租金便会增加,同时人工、水电的费用都会增加,例如之前只是夫妻两人在打点一家餐店,现在转型后,得雇用员工,所有的这些费用都会算到顾客的头上,作为顾客,既希望小食店证照齐全,有卫生保障,又不想看到因转型导致食物价格提高的那一刻。

   经营者 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但条件不允许

  “都是小本生意,只能养家糊口,海口现在搞‘双创’,像我这种小餐饮是不符合标准的,我们之前也试图去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但是租的地方根本达不到办证的要求,为了生存,还是冒险营业,但是我们是凭良心去经营的,讲究卫生,所做的饭菜,我们自己也吃。”秀英区马路旁粉汤店的老板说,小食店或许无证无照,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是亲力亲为,劳心劳力,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每天起早贪黑,同时也保证食品出品好、环境整洁卫生、服务态度好,这样才会有客人光顾,他们也害怕顾客吃了后不舒服,所以都是本着良心经营。

  “无证无照的小餐饮也是盼望有证有照经营的日子,那样也至于提心吊胆,《食品生产许可证》就好像是一个人的身份,有了这个证就是有了身份,感觉整小餐饮都会活起来。”厨师王先生说,造成无证照经营餐饮服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需要一定的条件,然而很多小餐饮店的面积大小这一关就过不了,无法通过证照审批,有些生意人铤而走险,盲目投资,未能取得相应证照而无证经营;也有人因为不懂《食品安全法》,只是为了挣钱,总感觉只要自己经营过程中注意卫生就可以了,造成了一定数量的无证经营单位。同时,在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前,餐饮服务无证经营现象已比较严重,《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机构改革未到位、餐饮服务食品监管执法主体不明确,带来监管力度不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无证经营打击乏力,不少无证经营者对部门监督工作有恃无恐。

   有关人士 有证无证政府都要加强监管引导

  “经营这些小餐饮店,既可以解决经营者的温饱和就业问题,又方便老百姓就近购买便宜的食品。但是食品安全是首要问题,必须加强监管,通过整治,让这些小餐饮店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可以化解社会矛盾、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有关人士分析说,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打击无证经营行为,无证经营餐饮现象仍未有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一些无证经营者也在多次申请办证,寻求走上有证照合法经营之路,但不少符合或者基本符合餐饮服务条件的餐饮单位的申请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成为无证经营户,形成了监督部门积极劝导、督促无证经营者申请办证和经营者主动申请办证、寻求合法经营而得不到批准的矛盾,造成政府头痛、百姓不满的局面。

  有关人士建议,小餐饮店是“六小”行业之一,属于“双创”的整治重点。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小餐饮店的整改和取缔力度的同时要进行引导,帮助小餐饮业走上有证照合法经营之路。同时,有证有照的餐饮业也要加强监管,有证照不代表就有卫生保障,监管是非常重要的,更希望从事餐饮工作人员凭良心做生意。

  小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很受社会关注,由于其流动性强等因素,往往难以监管。在确保小餐饮有证有照经营后,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登记准入制度,并制定禁止名录。小餐饮在进货时,要对食材记录备案,以供查验。记录内容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以及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等,甚至供货者名字和联系方式也要记录。(徐明锋)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