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旗帜在海南灾区飘扬

05.08.2014  13:22

7月18日15时,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文昌市翁田镇登陆,造成25人死亡,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19.5亿元。台风登陆前后,各级红十字会紧急部署,迅速行动,紧密结合灾区受灾情况和群众需求,组织专业化的救援,红十字旗帜在海南灾区飘扬。

快速化行动。面对“威马逊”台风,各级红十字会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做到四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展开紧急救援。台风登陆后,中国红十字会和海南省红十字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部署紧急救援,调派三支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奔赴灾区抗风救灾,搭建帐篷,转移灾民,清理路障。这三支专业救援队分别是中国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海南省红十字应急救援大队海口分队和三亚红十字灾害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于7月20日紧急从福州备灾中心调拨价值100万元的救灾物资投放海南灾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海南就地采购2000个赈济家庭箱发放给灾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幸福天使基金紧急调拨价值500万元的婴幼儿奶粉支持海南救灾。海南省红十字会于7月19日向灾区投放170多顶帐篷,紧急采购20吨大米,并将备灾仓库中的所有物资全部投入到灾区。同时,紧急向社会募集大量的救灾物资发放给灾民。第一时间派出救灾工作组。7月18日上午,在台风即将登陆的时刻,海南省红十字会紧急派出救灾工作组进驻文昌市,台风登陆后,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香港红十字会也于7月20日分别向海南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指导当地红十字会开展救灾工作,有效地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抗风救灾。第一时间启动灾后重建。针对台风灾害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各级红十字会在组织应急救灾的同时,也对灾害进行了快速评估,迅速启动灾后重建工作。7月30日,中国红十字会执委会专题研究了海南台风灾后重建工作,决定向海南灾区安排300万元的重建资金和价值110万元的赈济大米。

专业化救灾。参加“威马逊”台风救灾的红十字队伍,既有国家层面的队伍,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工作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队伍、中国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也有地方红十字会的队伍,包括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组、海南省红十字应急救援大队海口分队和三亚市红十字灾害应急救援队、文昌市红十字会工作组,同时,也有香港红十字会工作组。多级救援队伍统一协调,全面展现人道救援的合力,展现了中国红十字会在大灾赈济工作中的专业精神。专业化的备灾,为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红十字会的备灾工作,除了储备了传统的备灾物资如帐篷、棉被、衣服外,还与时俱进地创新了备灾物资的储备,如这次在灾区发放给灾区的家庭应急包、赈济家庭箱,内面装有各种生活必需品,设计实用受灾民欢迎。即便是传统的备灾物资也都是根据灾区需要发放的。如棉被,尽管引发了“三伏天发棉被”的质疑,但各方经过充分调查后也给予了肯定,也反映出了备灾物资的专业化。海南省是一个孤岛,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大量的人道救援物资需要空运进岛,在备灾过程中,海南省红十字会与海口美兰机场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海口美兰机场红十字应急救援工作站,工作站建立两个月,就在应对“威马逊”台风中发挥了真正的应急作用,也体现了备灾工作的前瞻性和专业性。专业化救灾队伍的参与,提升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水平。此次参与“威马逊”台风救援工作的三支救援队,虽然都是由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但都是具有专业化的救援队伍。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合作伙伴,参与了国内多次灾害的救援,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海南省红十字救援大队海口分队和三亚红十字灾害应急救援队是海南红十字救援工作的中坚力量,多次参加过省内各种灾害的救援工作,三亚红十字灾害应急救援队曾经代表我省红十字会参与过四川芦山地震救灾工作。三支队伍展开立体救援,全面展现应急救援的专业水平。

透明化运作。在信息化时代,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国家唯一授权的人道救援组织,救灾物资的发放和募捐款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救灾过程中,红十字会依据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规范管理制度,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让捐赠者、志愿者、协调方、受益人参与到救灾工作中来,实行透明化运作。主动邀请媒体参与救援工作,联合新华网海南频道、海南交通广播共同发起募捐呼吁。主动邀请玉米基金代表参与救灾物资发放,接受捐赠者监督。主动接受专业部门的检验检测,确保救灾食品安全。实时公布社会捐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风雨无情,人间有爱,台风“威马逊”给海南人民带来严重的灾害,红十字运动给予灾区人民无私的大爱,红十字旗帜在海南灾区高高飘扬,红十字的人道行动向全社会传递和增强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