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做好全国生态文明表率

24.03.2015  01:19

  “不到3个小时的飞行旅程,就能呼吸到清新甘甜的空气,幸福!”河南安阳游客马清保刚踏上海南岛就感慨不已。

  在游客为海南生态环境“点赞”的背后,是海南干部群众为打造良好生态环境这个“金饭碗”所付出的不懈努力。16年前,海南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建设严格的生态法制体系,加快职能部门深化改革、推动产业绿色环保转型……“生态立省”的理念已内化为行动自觉,成为海南建设全国人民“后花园”的最大底气。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

  近日,三亚市向长期往市内景观河流三亚河偷排生活污水的一个小区管理公司开出20万元罚单,这让周边百姓拍手称快,屡遭游客诟病、脏臭的三亚河有望重见清澈。

  “生态环境事关公共利益,不能打折,保护需要有法可依。”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毛东利说。海南省这些年先后颁布实施了《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等74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和规章,涉及环保、污染防治、重要领域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以法律为准绳,应运而生的工作机制、规章制度次第生根:成立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海南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建设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取消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市县的GDP考核……

  面对生态环保工作中权责不明、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海南还加快相关职能部门的改革。去年,海南省森林公安率先在全国完成省级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垂直管理改革让森林公安‘长了牙’。”海南省森林公安局局长王雄进说,以往森林公安的人事权和经费保障都在隶属地的党委、政府,自己“腰杆不硬”。垂管改革后,成效显著,自去年6月实行垂直管理到去年底,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量和破案数量较前年同期分别增长11.3%和12.6%,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打击能力显著提升。

   产业发展向绿色生态转型

  在万宁市长丰镇文通村,半亩见方的一个池塘上漂满睡莲,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得众多游人驻足拍照。这个池塘,正是万宁市打造的村庄污水收集和人工湿地景观工程,通过预埋的污水管网,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汇集于这个池塘,通过物理沉淀和生物技术手段达到净化目的,然后可直接排放。

  在海南农村,过去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场景已有明显改观。通过对村庄以及农业的生态化改造,不少农民吃上“生态饭”,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获得了真金白银。琼海市嘉积镇北仍村村民王秋香通过政府的帮助在村里开了一间咖啡屋,从去年6月开张至今,她的咖啡馆营业额已超过10万元,收回了一半的投资。

  “充分尊重现有农村的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业态,通过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拉长产业链,促进了农民增收。”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

  海口市环保局局长陈超说,海南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工业规模小,污染项目少有很大关系,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上的压力依然沉重。去年,海南省投入1054万元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3.67万辆、燃煤小锅炉47台;开展电力、水泥、玻璃、造纸等行业尾气及废水污染治理,累计完成国家和省责任书减排项目501个。

   生态红利全面释放做好全国生态文明表率

  3月的海南,木棉花盛开,三角梅斗艳,蓝天白云伴着花香构成一幅美丽图景。

  在外地游客看来,吸一口海南的清新空气,吃一口海南的新鲜瓜果是一种幸福;而在海南本地百姓看来,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美的生态风光带来的生态红利,更是坐享美丽幸福。

  精心呵护的生态环境正逐步转化成源源不竭的经济发展动力。去年,海南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4060.18万人次,增长10.6%;旅游总收入506.53亿元,增长13.2%。

  全面释放的生态红利仍需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和质量水平,海南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毛东利坦言,海南省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低、农村垃圾收集转运未全面铺开、受周边地区环境污染威胁尚无有效对策、基层干部环保意识普遍不强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海南的利益攸关,与海南人民的福祉有关,海南上下愿意为全国人民保护好海南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为将海南打造成为阳光之岛、生态之岛、健康之岛、长寿之岛,尽一份担当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