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高效扶贫才能“攻村拔寨”

01.04.2016  09:29

精准高效扶贫才能“攻村拔寨

 

■  饶思锐

  全省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海口召开,会议要求我省要通过产业发展、生态移民易地搬迁、劳务输出就业、社会保障兜底、“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措施,实现市县脱贫和巩固提升贫困人口18.8万人,省农垦0.4万贫困人口脱贫。(3月30日《海南日报》)

  今年是海南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也是海南决战攻坚实现全面脱贫的奠基之年,今年扶贫攻坚工作的成效如何,不仅事关全省扶贫攻坚工作的进程和扶贫大局,也直接关系到我省数十万贫困人口现实民生,由此可见,今年扶贫攻坚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然而,越是压力山大,越要理清思路、找准方向、“一战而胜”,增强全省上下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也为后续扶贫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扶贫攻坚工作要“一战而胜”,就必须找准穷根、治好穷因,实施“手术刀式”的精准扶贫。一样的穷法,却有不同的穷因,要做到精准扶贫,其前提是要做到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对具体个案贫困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为因地制宜、因户制宜进行精准扶贫提供详实参考。如去年12月,我省就组织了12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扶贫开发进村入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为我省精准扶贫提供了“大数据”。对贫困户的情况掌握得越透彻,因户施策才越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扶贫效果才能得以彰显。

  只有精准扶贫、高效扶贫,扶贫攻坚工作才能扶出成效。精准扶贫不仅是要求在扶贫对象、扶贫举措上要精准,也是对扶贫工作的高效性提出要求。今年我省省级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多达5.02亿元,比去年增加4.5亿元,增长近9倍,然而即便扶贫资金增多了,也不可浪费一分一厘,相反还要对投入与产出比进行考核,要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尖上,取得实际效果,避免“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另一方面,基层单位要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整合各项扶贫资金,“聚指成拳”对扶贫资金进行综合利用、高效利用,以求实现最大成效。扶贫要扶出成效,还要兼顾内因和外因,扶贫不养懒,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消除等要靠的思想;同时也要注重富口袋与“富脑袋”相同步,将近期脱贫与长期致富相结合。

  扶贫攻坚工作要“攻村拔寨”扶出成效,就必须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的,做不得丝毫表面文章。此前,有的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存在急于求成的冒进思想,简单照搬异地经验,或脱离实际瞎指挥,让百姓一窝蜂式地种植某一作物,结果越扶越贫;有的干部抱着投机取巧的政绩思维,或直接送钱送物,或修一条路刷一面墙,使扶贫工作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只重视做好领导定点扶贫村镇,钱、财、物、策都往一地涌,虽然点上效果好,但面上很难看,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引起了群众反感,有的引发了群众信任危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注意的问题。

  扶贫工作纸上谈兵易,牵线搭桥易,但要扶出成效则难上加难,只有广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以市场为师,以致富能人为师,以成熟经验为师,才能推动各地的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3月31日    A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