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下药祛贫根

01.02.2016  17:44

超44亿元投入,助36万多人甩掉“穷帽子

精准下药祛贫根

 

 

儋州开展扶贫摸底工作,力争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定安龙门镇石坡村村民养鸡致富。本报记者苏建强 摄

 

 

昌江将种桑养蚕作为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本报记者 刘笑非 通讯员 吴晓笙

一面刻着“”字的石墙下,无论男女老幼,动作整齐划一地练着一套拳术,每招每式力度十足、一拳一脚虎虎生风,伴随着“”“”的打气声,俨然一幅武侠小说里才会出现的画面。这里是屯昌县新兴镇沙田村委会的坡陈村,这个被称作“五行桩”发源地的武术村,在几年前却是个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到位、人均收入低于平均线的贫困村庄。

变化得益于我省精准扶贫的推进。而在全省,“十二五”期间共有300个村庄像坡陈村一样,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推动下实现脱贫,全省脱贫人数达36.3万人,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年人均纯收入则从2010年底的3829元增加至2014年底的8315元。

5年扶贫攻关,离不开“精准”二字。“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省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吴井光说。

资金投入具体到项

  “进出村子不方便,走的都是黄泥路,虽然有武术之乡的名,却甚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沙田村委会主任许桓介说,除了习武,村里也没有发展特色产业,加之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均收入常年在贫困线以下。而早前针对坡陈村现状所进行的扶贫,主要是输送大量生活物资,只能短期治标,无法治本。

  从2013年开始,包括坡陈村在内的许多贫困村庄发现,以往总是“柴米油盐鸡鸭牛羊”的帮扶物资,在这一年变成了一张张详细的规划图纸,从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改建、基础设施建设到养殖设施。原本分散的资源被集中起来搞发展,一套详细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在我省各地铺开来。

  在省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吴井光看来,整村推进的扶贫策略不仅避免了过去撒“胡椒面”的扶贫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省扶贫办同时在扶贫资金的投入上主动求变,整合的扶贫资金被准确地花在每一个项目之上,一聚一散之间,完全改变了过去无针对性的扶贫方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模板。

  政策一变,规划先行。在海口市革命老区塔昌村,集中资金投入危房改造、防震综合楼、慢行道、红色文化公园、带状公园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民宅及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全部焕然一新。胡椒、橡胶等传统产业稳中有升,青柠檬、蜜柚等新产业渐成规模,在种植业的支撑下,利用村子本身的优势资源,观光农业和红色旅游也正蓄势待发,一改往日贫穷落后的面貌。

  吴井光说,在“十二五”期间,由省扶贫办牵头整合资源,修建乡村道路(村组、生产路)968公里、解决50多万人出行难,同时新建饮水工程、水利工程266宗、解决15万多人饮水难和6万亩农田灌溉难问题。

而在由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的600个贫困村里,同样用“整村推进”的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个村子至少300万元的集中投入,实现了村庄的多方面发展,同时也因地制宜地为当地规划出了一个个特色产业,用短期投入,实现长远发展。

产业扶持深入到村

  因地制宜、规划产业,这是在整村推进的同时,我省在扶贫开发中探索出的又一条路子。

  “作为热带省份,海南本地的热带、人文、自然优势条件突出,特色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业发展潜力很高,而对贫困地区而言,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百姓对市场不熟悉,时常导致‘养在深闺无人识’。”吴井光认为,扶贫不仅是建几座房子、修几条路就能实现的,如何破解“年年扶贫年年贫”,必须要从产业发展上着手。

  “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从1360元到近万元,需要多久?”在定安县龙门镇石坡村,党支部书记莫家忠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出门到外地,总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而他的答案,是4年。

  2011年,在定安县扶贫办的扶持下,石坡村成立了3个养鸡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林下养鸡业。4年来,定安县扶贫办投入的资金总额仅84万元,换来的成绩是2014年石坡村全村出栏富硒鸡70万只,纯利润超过700万元,成功带动当地6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小投入、大产出并非偶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特色产业发展中迸发的能量是关键。

  “目前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缺资金、缺技术、方法少、门路窄勤劳致富精神不够导致的。”省扶贫办副主任陈正优认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他们拓宽思路,投入少量启动资金并加以技术传授,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是帮助他们增收脱贫的好办法。

  不仅在石坡村,在屯昌县新兴镇兴诗村,当地农户在扶贫帮扶的基础上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特色养殖,不仅实现了脱贫,还逐步形成了“合作社+”体系,在先富起来以后主动带动其他村民脱贫。

  而在白沙的罗帅村、儋州的力乍村、琼中的什寒村等等,扶贫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地沉睡的旅游资源被渐渐唤醒,紧跟美丽乡村建设的脚步,旅游产业就成了许多村子脱贫的路子。

根据各个市县不同情况来布局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如在山区实现重点开发热带经济作物、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丘陵地区则开展养殖业等等。”吴井光认为,帮扶对象要精准,帮扶措施也要精准,一条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的发展路子,不仅能助其脱贫,还能夯实当地产业基础,形成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

扶贫扶志精准到人

  在全省贫困地区布局特色产业的同时,省扶贫办也清楚地意识到,依托产业发展脱贫的同时,不少地区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人才,也出现过产业发展缓慢的情况。培养致富能人,靠先富带后富,带动当地群众脱贫。

  2015年8月,我省先后在定安、琼中两地开展了5期共25天的“能人帮困脱贫”综合培训,旨在通过政策解析、实地观摩、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明确工作方法、干部责任,掌握中央及我省“三农”政策、扶贫政策以及创业带富技能,发挥“致富能人”作用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开始前,我们对学员进行了一次‘选拔’,让真正具有带富能力、致富意识的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来参与此次培训。”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吃准政策、找准路子、走出步子,引领贫困群众谋事创业。举办培训班,不仅能搭建培养致富能人的平台,也给他们提供了拓宽眼界、激活思路、共享信息、交流经验的机会。

  同时,我省还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春蕾计划等等,本着“授人以渔”“百年树人”的扶贫思想,为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创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机会,习得一技之长后提高就业几率,实现脱贫致富。

  扶贫还要扶志,向贫困地区带去的不仅有资金资源,还有现金的理念,以个体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实现脱贫。

  在海南省商业学校,就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却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本身学历不高却借助学校的平台努力学习技能。通过短短3年的学习,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子”,实现脱贫。自2010年以来,已有580名学生进入省商业学校雨露计划学历教育班,通过高度关注、侧重培养,教育效果显著。

  翻开学校的优秀学子名录会发现,不少来自雨露计划学历教育班的学生获得了省级乃至国家级专业技能比赛奖项。

  “‘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实则是为‘十三五’期间的扶贫攻坚打下基础。”吴井光说,利用三年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利用“十二五”期间总结的经验,调整“十二五”扶贫工作的不足,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本报海口1月26日讯)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1月27日  T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