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儋州粽企业业兴财旺

31.05.2016  21:15

  在儋州,粽子流传已逾千年,但其真正成为一项产业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或许有人会问,一枚小小的粽子,能做出多大文章?儋州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粽子企业、粽子作坊,也许能告诉你答案。  儋州大大小小的粽子生产企业有数十家,比较知名的有广和、美乐美、涵瑶等,这些企业不仅已经开始标准化生产,并不断改进工艺,向着现代化食品企业迈进。此外,儋州各乡镇还分布着不计其数的粽子作坊。

  大量粽子生产企业、作坊,不仅壮大了儋州粽子产业的规模,也为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创造了条件。今年2月,儋州粽子正式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范围,成为儋州又一张响亮名片。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儋州粽子也非一夜成名。探访具有代表性的粽子企业,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我们会对儋州粽子这个亿元产业有更深的认识。

   广和粽子——三顾茅庐学粽艺 改进技术提质量

  26年前,一个在儋州做煤气生意的广东茂名人,将20个儋州粽子带回老家,分与亲友尝后,获得称赞声一片。从此,美味的儋州粽子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16年后,他开始了儋州粽子品牌打造的实践。他就是田传明——儋州广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十多年前,田传明还是一个做月饼的商人,在儋州那大镇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月饼作坊——那大广和饼家。2004年,田传明决定兼顾生产粽子。“儋州粽子有历史,有知名度,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田传明说,他想打造一个属于儋州本土的粽子品牌。

  经过两年时间的市场考察,田传明终于决定出手了。但做月饼出身的田传明并不会包粽子。为了做出本土特色,他决定寻访儋州民间的制粽高手。“当时还打出广告,广招包粽子能手,并进行评比,最终寻得了手艺精湛的制粽师傅。”田传明说。

  2006年4月初,得知那大镇年逾八旬的老太太何氏在制粽上很有经验,田传明专程前往拜访,但前两次都不得见,直到第三次才见到何氏。何氏也很爽快,将自己的制粽技艺及配方倾囊相授,并成为广和饼家的“技术顾问”。

  像何氏这样的民间制粽高手,田传明先后请教过50多人,且不限于儋州及省内。为了学习省外粽子的先进经验,田传明还专程赴京参加中国粽协开展的活动,在经验交流中取得“真经”。很快,儋州第一个粽子品牌——那大广和粽面世了。

  十年磨一剑。从那大广和饼家到儋州广和食品有限公司,广和变的不只是名称,更是规模的扩大,工艺的升级,设备的更新和品牌的提升。从最初的三五个工人、几个锅每天煮一两千个粽子,到如今最高峰有70名员工、粽子日生产能力突破1万个;从当初只在儋州销售到如今畅销国内,广和已成为儋州粽子的龙头企业。

  据介绍,为了打造品牌、扩大规模,广和多年来致力于粽子制作工艺、保鲜技术等研究。“此前很少有可供借鉴的技术,多是踩着地雷不断摸索走过来的。”田传明说,通过学习研究,广和粽子常温下的保质期已从两三天延长至两个月,为进超市、出远门铺平了道路。

  解决了保鲜问题,广和又在着手改造粽子的煮制工艺。据田传明介绍,煮粽子要求火力均匀,否则容易出现夹生现象,影响粽子的口感及品质,而用火直接煮制粽子的传统工艺,往往受热不均。为解决这一难题,广和今年投资20万元更新设备,用蒸汽供热替代了传统的火力加热。

  工艺的升级,品质的提升,使得以广和粽子为代表的儋州粽子在省内粽子市场竖起了一面旗帜。目前,广和粽子等“儋粽”已成功进驻海口大润发超市及儋州特产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今年,我们还计划进驻北京市场,推动儋州粽子走向全国。”田传明说。

   涵瑶粽子——

  创新品种赢市场 送至博鳌外宾尝

  在儋州众多粽子企业中,2015年才注册成立的儋州涵瑶食品有限公司,只能算得上业界“新秀”。但令人诧异的是,这家新公司生产的玫瑰鲜花粽子,今年竟然以海南美食的身份“”进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会场,受到中外参会嘉宾的交口称赞。

  供应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玫瑰鲜花粽,出自儋州涵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少仁之手,这位厨师出身的“儋州粽王”,曾在2011年制作了一个重达680斤的大粽子,展示完后送到部队慰问,足足供应了一个连官兵食用。

  今年56岁的孙少仁,是儋州市木棠镇人。在当地,每年农历六月十四都有包篓篓粽祭拜祖先的传统,因而孙少仁自小便学会了包粽子。因为家境穷困,他很早就参加工作,并成了一名厨师,在美食制作方面颇有心得。

  2008年,因没有工作,孙少仁的妻子王春燕开始在儋州军屯市场煮粽子卖,靠着一个陶缸煮制,每天卖百来个粽子赚钱养家。尽管规模不大,但因味道好而颇受欢迎。2011年,孙少仁凭着680斤的大粽子在儋州首届粽王美食文化展上一举成名,为此后进军粽子行业打下了基础。

  近几年,在儋州市政府的大力打造下,儋州粽子的品牌越来越响亮。身为民间手工技艺儋州粽子代表性首批传承人的孙少仁,也成了儋州市粽子行业协会的技术顾问,负责各粽子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

  2015年5月,孙少仁多方筹措资金,注册成立了儋州涵瑶食品有限公司。租场地、买设备、请工人,孙少仁先后投入资金70多万元。但他的付出也收获回报,凭着良好的品质,涵瑶粽极其畅销,目前已基本还清30万元债务。

  涵瑶成功的秘密,在于创新。

  据孙少仁介绍,相比传统的蛋黄肉粽,涵瑶更注重特色品种。除了上文提到的篓篓粽、玫瑰花粽,涵瑶还研发了碱水粽、客家菜粽、鸳鸯水晶粽等特色粽子。在用料上,涵瑶也大胆创新,香蕉、西米、木薯粉、菠萝蜜、玫瑰花等粽子中原本不可能见到的原材料,在孙少仁的手中都变成了粽子的一部分。

  去年,受省领导考察儋州玫瑰基地时说的一句话启发,孙少仁着手研发玫瑰鲜花粽,先后花费近3万元,经过七八次试验,他终于取得成功。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涵瑶推出的玫瑰鲜花粽,被作为海南美食供给中外嘉宾品尝,受到好评如潮。“今年仅玫瑰花粽子已卖出2万多个,目前还有1.5万个粽子订单正在抓紧生产。”孙少仁高兴地说。

  目前,涵瑶生产的粽子因品种新、味道佳而畅销省内外。但孙少仁并不打算就此停住脚步,他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那就是要将儋州粽子推向国际市场。据他透露,因检疫的问题,国内生产的荤馅粽子不能出口,目前他正在研发一批特色素粽。

  “儋州粽子不但要走出海南,还要走向世界。”孙少仁说,在儋州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儋州粽子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只要不断创新,努力提升品质,相信儋州粽子未来还会走得更远。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