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端午民俗:正月善五月毒 洗龙水把疫除

30.05.2014  13:29
   

   正月善五月毒洗龙水把疫除—民俗专家谈海南端午民俗

  “五月街头卖冬叶,卷成片片似芭蕉。”当北方百姓忙着在市场上挑选箬叶、苇叶包粽子时,海南的农民也开始把宽大的茄柊叶(又名“冬叶”)一担担挑往集市。尽管地理环境不同,但端午节的粽香,千百年前就已经从内地飘过了琼州海峡。

  除了包粽子,海南的端午节民俗与内地相比又有哪些特点呢?对此,海南日报记者今天采访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会长符策超。

  “端午节在海南的流行应该是从宋代以后。”符策超说,端午节起源于中原汉族地区,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原住民是不过端午节的。唐代以前汉族人迁居海南的人口不多,直到宋代以后,大批福建汉族移民才来到海南。当然,随着人口迁移而来的,还有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端午节也由此开始在海南落地生根。

  文化的一脉相承,注定了海南的端午节民俗与内地大同小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这些“端午符号”在海南都能找到。在陵水新村渔港,渔民在端午节有放生鸭子的习俗,这在海南各地的端午节中算是比较特殊的风俗。

  而要说海南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端午民俗,应该就是“洗龙水”了。

  符策超认为,海南的端午节有三层含义,一是纪念屈原,二是体现了对龙的祭祀和崇拜,三是卫生防疫。“洗龙水”,顾名思义,既体现了对龙的崇拜,又是最简单易行的消毒防疫方法。

  “海南有句俗语,‘正月善、五月毒’,所以端午节也是祛毒的时候。”符策超说,中国民间百姓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之说。此月多灾多难,因此想了不少办法来应对,比如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贴端午符等,避“五毒”是过端午节的初衷。从科学上来说,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尤其需要注意卫生防疫。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龙水”,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消毒水。

  符策超说,在海南洗龙水都是在端午节中午12时前,每个家庭早早就用艾叶、菖蒲等煮上一锅水,给小孩淋浴,保佑孩子身体健康,不长热疮热痱。靠海的地区,也有带上孩子去海边洗海水浴的,含盐高的海水其实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此外,端午这一天,海南百姓还会在自家房屋周边洒下雄黄酒,驱除蜈蚣蛇虫,成年人还会饮雄黄酒和菖蒲酒,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这些其实都是防病防疫措施。

  “在我的家乡文昌,父母在端午节早上还会煮鸡蛋,连壳在小孩肚脐周围滚几圈,等孩子醒后再把鸡蛋吃掉,据说这样做孩子以后不会再闹肚子。”符策超说。

海南热点新闻推荐:

  蒋定之:好空气是海南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海南"单独两孩"再审议 "失独"家庭将获救助

海口孕妇抱女婴楼顶自残:已跳至气垫送医院

海口69名疑似食物中毒幼儿经诊治均恢复良好

开公司有小汽车 琼海33户"装穷"廉租户遭清退

  琼海:"妻子"出走一年 丈夫才发现她已""9次

海口:怀孕女子从14楼阳台跳楼身亡 一尸两命

海南符合条件贫困户2017年将纳入低保 享救助政策
  省政府近日出台了《海南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海口网
游客在三亚一酒店泳池内意外死亡 家属获赔50万元
  时值岁终年末,旅游审判庭在忙着结案的同时,海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