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立法保护红树林 保护与开发边界在哪里?(图)

21.01.2015  11:36

赤土村村民黄奕雄从红树林保护区外迁后,转业养蜂。黄晓慧摄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设有观光栈道。蒙钟德摄(新华社发)
 白鹭在红树林区内飞舞嬉戏。陈文武摄(新华社发)

  作为海南省的生态名片,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里红树林资源最丰富、树种最齐全。多年前,因围海造田、水产养殖等使这里的生态屡遭破坏。立法保护让这片红树林重现生机,但如何修复生态,如何处理好适度开发与生态保护,仍是现实难题。

  “北方有沙尘暴,我们东寨港有‘鸟暴’。”漫步在冬季的海南省海口市东寨港,眺望在滩涂上静静觅食的成群鹭鸟,保护区工作人员自豪地讲述着退塘还林后的新气象。

  难以想象,这片祥和的候鸟乐土几十年来曾屡遭创伤。上世纪60年代围海造田,大面积红树林遭到砍伐。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兴起的养鸭场、鱼虾塘侵占大片湿地。养殖业对红树林的侵蚀,让候鸟栖息地岌岌可危。加之周边畜禽养殖场的排污,致使红树林水体高度富营养化,团水虱疯狂繁殖,红树大量枯萎死亡,东寨港生态濒临崩溃。

   立法让红树林保护更有底气

  “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水鸟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十几年前,东寨港是有黑脸琵鹭的,2009年三亚市区也出现过,但现在都看不到了。”爱鸟人士卢刚告诉记者。他每年都参与海南的越冬水鸟调查,已坚持了12年。

  2014年3月,海口市人大立法保护东寨港红树林,将总体保护和控制的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并计划3—5年内恢复和保护这片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2014年初,海口市投入55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对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2356亩虾塘全部实施退塘还林。东寨港水域内的多家污染企业被关停。保护区管理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的水质从整治前的Ⅴ类改善为现在的Ⅳ类或Ⅲ类,团水虱的危害基本得到控制。

  “立法让我们更有底气。”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陈松说,东寨港红树林的历史不过400年,能成片保留至今与当地村民世代呵护密切相关。“没有深厚的保护文化,这片林子可能早就不在了”。

  去年9月,台风“海鸥”刮倒了河港村的一大片木榄树林。保护区工作人员想锯一些死亡的树做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却被村民制止了。“老祖宗立了规矩,不能砍红树。”村民的话让陈松备感欣慰。

  退塘后人工复种,是东寨港保护区的另一重任。2014年,海南省林业厅给保护区管理局下达了3000亩红树林造林任务,并下拨900万元造林资金。这是保护区成立以来造林面积最大、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年。

  然而,人工复种还是自然恢复,存在很大的争议。

  “退塘后不必100%还林,要适当留一些滩涂,毕竟白鹭在滩涂上吃饭,不在林子里。”红树林湿地生态专家、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说。

  他认为,目前我国湿地保护存在误区,“管理部门就盯住树和野生动物,只要不砍树、不打鸟,老百姓在滩涂上干什么就不管了,从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对鱼虾、贝类等红树林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物种的保护”。

  “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退减的情况下,我国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对红树林生态保护的重视。只是目前红树林保护管理人员结构层次、专业水准与保护的要求相去甚远。”王文卿说。

   不再捉鱼摸虾,保护区才能持久平静

  在毗邻保护区的三江镇赤土村,50多岁的村民黄奕雄照料着从台风中抢救回来的几个蜂箱。

  “要不是台风破坏,开春后蜂蜜的收成会很可观。”去年3月,黄奕雄的7亩鱼虾塘迁出保护区后,在“东寨港红树林养蜂”项目的资助下,他得到了20个蜂箱和养蜂技术支持。这些蜂箱仅半年就给他带来了2万多元的收入。相比投入高、风险大的鱼虾养殖,养蜂效益好又环保。

  东寨港保护区毗邻187个自然村,生活着3万多像黄奕雄这样的农户,捕捞和养殖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由于与村庄零距离,保护与生存的矛盾,从1980年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存在。“重视保护,却忽视了周边居民的生计问题。”保护区工作人员直言保护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尽管2000多亩鱼虾塘悉数退出保护区,但保护区周边两万亩虾塘和大量的养鸭场依旧对红树林有污染的威胁。

  1月15日,在演丰镇下塘村一个大型养鸭场,记者看到鸭子成群、鸭毛曼舞,不时有鹭鸟飞入养鸭场觅食。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陈伟建议,这个养鸭场原本是因盐碱度过高而低产的抛荒地,完全可以恢复成红树林湿地,让周边村民“吃上生态旅游饭”。

  “适度养殖,对减小保护压力有好处,只有解决了村民的生计,他们才不会向保护区索取。怕就怕养殖泛滥,乱喂饲料、乱撒药。”陈伟说。

  据王文卿介绍,在保护区的红线外生态养殖,经济效益肯定比现在的粗放养殖好。降低养殖密度,控制养殖数量,禽类、鱼虾、贝类、浮游生物等混养,有利于红树林生长和鸟类的繁衍,广西的红树林湿地就有成功的先例。但目前很多保护区对养殖业的管理较极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完全禁止。

  保护区工作人员所期盼的,是列入规划的12万亩湿地能早日实现,把人流从保护区引向红树林景观控制区。“村民转产转业,不再捉鱼摸虾,保护区才能持久平静”。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