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2017互联网科技创新白皮书:中国创新创业先锋城市50强

13.11.2017  09:08

  一、中国创新创业先锋指数

  中国创新创业指数体系,基于驱动各地双创经济的四要素"劳动力、科技、政策和资本",目的在于衡量城市创新创业发展水平和潜力。2017 年的创新创业先锋指数,侧重于科技和人文领域的创新创业评估。

  指标体系架构 :整体指标体系由创业人才得分、创业市场得分、创业环境得分、创业资本得分四个一级指标构成。

   创业人才得分

  创业人才得分,从创业主体因素评估。双创经济离不开创业者主体,二级指标包括活跃开发者数量和应届大学生的市场人才供应。活跃开发者数量为当地的双创产业热情度提供了度量的依据,一个活跃开发者数量高的地区,常常伴随着双创产业的繁荣。同时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是直接影响当地的双创就业,也是促成新的创新创业公司的主要力量。

   创业市场得分

  从创业的科技和人文产出因素评估。科技是推动创业创新的核心因素,二级指标包括创业成果和领军创业企业数量。创业成果聚焦于科技和人文两方面。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指数由"上线 APP 数"和"有效创业项目数"计算得到,直接反映了当地双创产业占总体市场的比值。科技与人文的发展相辅相成,2017 年新增公众号内容创业指数来测算当地内容创业的发展情况,指标包括"公众号总数"、"公众号活跃粉丝总数"、"公众号月群发文章数"、"公众号月均转发次数"、"公众号文章月均点击 pv"。领军创业企业数量为目标城市估值大于 10 亿元的创业企业数量。这些指标共同反映了一个地区市场的创业市场水平。

   创业环境得分

  从创业的区域政策因素评估。双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二级指标包括目标城市的创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政府对于创业的政策落实力度。作为扶持创业的两大机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给予创业者丰富的资源、较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融资机会,成为评估一个城市创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直接影响了创业公司各时期的发展,因此在一个城市的创业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创业资本得分

  从创业的融资因素评估。二级指标是从资本市场的融投资情况评估当地的创业资本水平。资本是支撑互联网创业的源泉,一个城市的融资情况直接反映了这个城市的融资热度、资本密度。作为公司壮大的核心支柱,一个城市的资本状况也是进行考量的重要依据。

   二、2017 中国创新创业先锋城市

  根据中国创新创业先锋指数测算结果

  区域分布:三大阵营 L 型分布

  整体来看,与 2016 年相似,大陆 31 个省市,除了青海、西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之外的 28 个省市,均有城市上榜 TOP50,体现了双创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继续走向深化,其中省会和直辖市占据一半以上。

  无论是从活跃开发者的数量、科技或是人文的创业成果,还是从创业环境和资本集聚度来看,传统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仍保持着突出表现,尤其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头部城市,基于其相对成熟的创业条件和创业氛围,更加强化了其难以撼动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得分排名仍然延续着明显的 L 型分布状态。尾部城市的得分差异相对较小,头部尾部的发展差距十分突出。

   2017 中国创新创业先锋城市 Top50

  依据排名相邻的城市间的得分差异大小,可以将 Top50 城市划分为三大梯队:

   1 .第一梯队:   头部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保持着全国创新创业先锋城市三强位置,是当之无愧的头城市。其中以北京、上海尤为明显,创新创业先锋指数连续两年,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

   2 .第二梯队:  广州、杭州、成都、南京、重庆、武汉、天津位列第二梯队。这 7 个城市与第一梯队一起,即为得分 Top10 的城市,同时也包含了得分大于平均分的全部城市。与 2016 年相比,TOP10 内的创新创业先锋城市排位变化较小,均在两个位次以内。这些城市虽然未能进入前三,但发展潜力巨大,并各自依据其区位特点和优势资源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发展道路。

   3 .第三梯队:  排名在 Top11 之后的长尾城市为第三梯队。与第一二梯队城市相比,经济基础和资源优势相对薄弱,还处在双创探索期,有待进一步确定具有独特竞争力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与2016 年相比,创新创业先锋城市 Top50 的排名整体变化不大,但也涌现出了增速较快的黑马城市身影。例如温州和唐山,首次进入全国 TOP50,排名分别上升 20 位 +。

  同时从 2017 年新增指标,人文领域的创业成果分析,除北京、上海、 深圳广州 、杭州、成都、南京这些第一二梯队城市,在该细分领域表现依然亮眼外;苏州、长沙、厦门虽然整体排名列于 TOP20 内,但公众号内容创业指数均位于 TOP10,内容产业的发展实力不容小觑。

   北京:科技人文中心

  北京在创业人才、创业市场、创业环境及创业资本这四项指标上都排名第一,是全国最具创新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科技人文城市。

  腾讯开放平台数据显示,全国五分之一的活跃开发者都聚集在北京。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人才,北京拥有众多全国知名高校,在创业人才供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科技领域产出来看,北京科技专利产出在全国遥遥领先。国家知识产权网站数据显示,北京人工智能国内企业专利数量占全国 60%,人工智能外资企业专利数量占全国 30%,高校人工智能专利公开数量占全国50%,均位居全国第一。

  科技领域的创业企业也占据鳌头,2016年北京新增科技型企业 8 万家,占当年新增企业总数的 36%。IT 桔子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 年 6 月,北京 AI 初创企业 251 家,占全国总量的 42.4%,全国排名第一。

  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据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5 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为 15877.8 亿元,从业人员 202.3 万人,同比增长 5.6%;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 3179.3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13.8%,在全国占比最高,表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同时,北京人文科技融合发展势头强劲。2015 年,以文化科技融合为特点的软件、计算机服务业规模和增速不断增加,全年实现规模以上收入5616.9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产业总收入的 41.8%。文化科技融合状态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迈向"高精尖"的发展态势。为推进科技文化创新,促进北京经济转型优化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科技人文国际之城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GDP 总量常位居全国第一。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至 2040 年将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对达成该目标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的科技人文产业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从产学研及人才储备方面来看,上海知名学府众多,为科技人文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科研成果。统计数据显示,上海 AI 初创企业数量为 80 家,占比13.51%,全国排名第三,聚集了大量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人工智能国内企业专利数量和外资企业专利数量均位居全国前三。

  上海政府也热切关注 人工智能 ,正在努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上海(徐汇)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建设已启动,目标是到2020 年,建成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形成百亿级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引领上海城市建设规划。2015 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 12.1%,近年来的增长率均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年)》,到 2018 年底,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 12.6%,"十三五"末将超过 13%。近 5 年来,上海市每年投入文化创意产业财政扶持资金 2.8 亿元,社会累计投入 160 多亿元。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向多元化发展,并且也呈现出文化科技紧密融合的趋势。在上海园区,聚集了 500 余家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文创企业,成为全国首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截止到 2016 年 10 月,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到 128 家。

  凭借上海科技创新优势,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互联网 +", 在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领域出现了一批优秀企业,也诞生了像喜马拉雅、蜻蜓 FM 等一批文化娱乐领域的准独角兽企业。

   深圳:科技人文创新之都

  深圳作为我国首个经济特区,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创客之城"的美誉昭示着其正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和人文创新中心。

  IT 桔子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7 年 6 月,深圳有 89 家 AI 初创企业,占全国总数的15.03%,全国排名第二。深圳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该领域的规划及政策。还成立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以及产学研联盟。目前,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领域已经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

  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的雄厚实力也是深圳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支撑。根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的《深圳 IT 产业发展报告》,深圳作为国家五个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之一,2016 年云计算产业规模达 338 亿元,同比增长 30%;大数据规模超 200 亿元,同比增长 40%。截止 2016 年,深圳在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已有 30 余家上市公司。

  深圳还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城市,早在 2004 年就提出"文化立市"战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每年以 20% 的速度增长,已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2016 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 1949.70 亿元,增长 11.0%,占全市 GDP 的 10%。2016 年 1 月,深圳政府印发《深圳文化创新发展 2020(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016 年第十二届"中国文化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实质性成交 2032 亿元,比上届增长 23.42%;出口交易金额 176 亿元,同比增长 7.35%,均创下新纪录,继续向"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迈进。增长 23.42%;出口交易金额 176 亿元,同比增长 7.35%,均创下新纪录,继续向"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迈进。

   广州:科技人文魅力之城

  广州被联合国评为全球发展最快的超大城市第一位,五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与商业的发展相互呼应,广州在科技人文方面也极具潜力。

  在科技方面,为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广州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成立100 亿元规模的"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打造 3000 亩的"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以及成立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级研究院,对进驻该研究院的高端人才或企业提供补贴和奖励扶持,致力于产学研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助力广州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高地。而且政府拟率先将城市应用市场和数据开放给人工智能公司,来助力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大数据等方面开展应用。随着资源投入加码,"广州热"持续升温,科技巨头相继落户广州,助力广州科技创新发展,例如科大讯飞已在广州建立华南总部。

  在文化产业方面,2015 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913.28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为5.05%,预计 2016 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1050 亿元,占 GDP 比重达 5.3%;2017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为 1200 亿元。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支柱产业地位得以强化

   杭州:二线城市的科技人文龙头

  杭州位于我国颇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资本活跃,创业氛围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双佳的城市之一。虽然不是一线城市,但杭州创新创业的发展仅次于北上深广,成为二线城市的龙头。

  据 IT 桔子数据显示,杭州的 AI 初创企业占全国比例为 6.25%, 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列全国第四。作为"中国软件名城",2016 年,杭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 2994.8 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五,为杭州发展人工智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政府对杭州科技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人工智能方面,早在 2014 年,杭州就提出以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为主题的"一号工程",该工程以人工智能为方向,形成有杭州特色的信息经济。2015 年,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加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2016 年发布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提出要建设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杭州正在打造人工智能小镇,将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效应。人工智能小镇以人工智能为特色,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业态,将集中招引机器人、无人机、新一代芯片设计研发等领域的企业,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

  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杭州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具有全国唯一的"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验区",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动漫之都"战略目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白皮书显示,从 2007 年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开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 2007 年占全市 GDP 的 10.5%,增长到 2015 年占全市 GDP 比重 22.2%。未来杭州将以文化创意园区、文创小镇等为文创产业重要载体,以重点企业为引领,以政策体系为保障,推动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发展。

   成都:科技人文天府之城

  成都作为天府之城,在科技和人文领域已成为西南地区的风向标。

  成都具有人工智能市场需求和软件产业基础优势,人工智能已成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根据《2016 年成都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截止 2016 年,成都已有 110 多家企业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其服务或产品中,其中家用机器人企业 23 家,智能制造机器人相关企业 19 家,企业服务相关企业17 家等,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企业群,也拥有了一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

  人才储备是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成都高新区正在实施"菁蓉·高新人才计划",该计划积极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促进机制,大力引进新经济行业高端人才;同时,根据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新经济领域创新创业核心人才。

  成都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在成都高新区出台的中西部首个促进新经济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发展,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企业,最高给予 1000 万元补贴。

  在文化产业方面,根据成都市政府发布的《成都市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创建"互联网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模式。到 2020 年,音乐产业年产值超过 500 亿元,电竞产业产值突破 260 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5%,将成为成都市国民经济新兴支柱产业,为成都成为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南京:长三角科技人文之星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长三角集群的唯一特大型城市。2016 年提出着力打造国际软件名城、中国"互联网 +"名城、中国智能制造名城、中国现代服务业名城"四名城"的目标。

  南京软件谷,作为"千亿级软件产业基地",将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引入国内外芯片设计公司,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园。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软件谷也已成立"南京大数据产业基地",成为南京首家以大数据创新应用为主体的产业园区。除此之外,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建立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这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

  在文化产业方面,2016 年 6 月,南京市被文化部确定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打造"创意南京"文化消费服务平台。在文化产业融合政策体系的引领下,南京市重点建设 12 个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在市级第一批特色小镇中,以文创为特色的有 11 家。2016 年,南京市文化企业数量由 1.59 万家增加到 1.87 万家,同比增长 17% 以上。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 630 亿元,占 GDP 比重首次突破 6%,总体规模迈上新台阶。

   重庆:西南科技人文高地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和人文发展更是西南地区领军者。

  重庆市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步伐,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人工智能产业列入重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并且积极开展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的国际产业合作,利用全球化的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助推重庆市的产业化发展。

  重庆市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人工智能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了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多个领域,重庆的人工智能应用已崭露头角。例如重庆法院的智慧案件审理、智能司法服务,以及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流感预测等。而且重庆市预计 2019 年将初步形成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及产业发展基地,智慧山城指日可待。

  在文化产业领域,2012 年到 2016 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365 亿元增加到 615 亿元,保持在西部前列。重庆市文化委规划,到 2020 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 1000 亿元。随着"文化 +"进程加快,文化将成为重庆的"第四产业",通过与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也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领域。

   武汉:中部地区科技人文创业沃土

  根据武汉统计局数据,2016 年武汉 GDP为 11912.61 亿 元,同比 增 长 7.8%,GDP 总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位居第四,是中部唯一一个突破万亿元的城市。

  从人才优势来看,武汉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优质高校资源。2016 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省科技厅、省工商联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发起成立"武汉·中国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是

  由于武汉科教人才的优势突出,吸引着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来此布局研发。

  武汉市政府提出要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2016 年就制定要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十大计划",其中"创谷计划"规划建设 7 个"创谷"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与服务等前沿创新领域。

  在文化产业领域,2015 年在武汉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会议上,推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新三十条"政策。2015 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 789.56 亿元,占地区 GDP 比重超过7%,文化创意产业年增长速度连续 3 年保持 15% 左右。根据《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武汉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性产业。在市场的引领下,武汉的微电影、动漫、文化艺术创作、直播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涌现出了大批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和领军企业。例如网络文学领域的领军者阅文集团,将 IP 运营总部落户光谷;网络直播领域的佼佼者斗鱼,打造"直播 +"模式下的泛娱乐模式等。

   天津:打造科技人文智港

  天津是我国重要经济大港,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2017 年 5 月举办的天津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积极谋划智能科技产业战略布局,加快培育'大智能'创新体系,打造'天津智港'",为天津市发展人工智能带来全新契机。

  同时,天津市科委将启动"天津市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专项目标在于提升天津人工智能原创能力,重点围绕智能传感、脑机协同、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促进天津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支撑天津市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天津市还与中国工程院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和《共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合作协议》,拟在建设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开发研究院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天津文化产业正在快速发展。2015 年天津文化产业增加值超 800 亿元,占全市 GDP的 5%,已为支柱产业。同时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也为天津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2016 年9 月,京津冀文化产业园区 ( 企业 ) 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京津冀地区首个以建立产业生态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协同发展组织正式成立,将有效推动地区之间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