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中俄军演意义 过度解读不可取

30.05.2014  13:05

5月24日,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在东海海域进行“重头戏”实弹射击演练。据悉,实际使用武器演习将包括对海上目标实施主炮射击,并由副炮攻击空中目标。图为进行实弹射击的舰船。中新社发 张雷 摄

  中新网5月28日电 香港《文汇报》28日刊文称,日前在中国东海海域结束的中俄两国海军“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引起了亚洲各国军队、政府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分析指,中俄两国此次联合军演兼含了多重意义,引起多元甚至敏感解读也是正常的,但演习不是直接对当前的局势做出的反应,不能放大解读。

  日本媒体分析,日本政府之所以对此次联合演习表示“重大关切、予以关注”,是因为比起军事意义来,军演更具有牵制美国“再平衡”政策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意义。

  北京独立军事观察家认为,虽然联合军演已成为中俄两军常态化的合作形式,这次演习本身也是一次例行的年度安排,但站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特别是今年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因领土争端紧张关系加剧等情况下,两国此次联合军演确实兼含了多重意义,引起多元甚至敏感解读也是正常的,但演习不是直接对当前的局势做出的反应,不能放大解读。

  观察家指出,联合军演是表明国家间政治立场,增强双边互信、合作的重要途径。中俄两国元首联袂出席军演开始日,这在中俄军演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西方盟国之间也属罕见,它表明中俄之间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正在转化为防务领域的务实合作,而深层次的军事互信合作更能推动政治决心与政策取向的形成和践行,这或许是一些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过度解读不可取

  观察家注意到,虽然这次联合军演第一次迈开了两国海军全员混编、联合突击等步伐,在提高合作难度方面上了一个台阶,但还是非军事同盟条件下加强两军务实合作的制度安排,不应情绪化解读。它与中日两国钓鱼岛主权之争没有必然联系,和所谓中俄两国结成新军事同盟更扯不上半毛钱关系,有关国家也不必对号入座。(妮尔砚)


相关报道:日干扰中俄军演是玩火行径
                    日自卫队飞机监视中俄军演 被中国战机“异常接近
                    美侦察机监视中俄军演 24小时不间断飞行
                    美军在东海下血本侦察中国 加班加点监视中俄军演
                    华报:中俄军演体现高度军事互信
                    中俄军演兵力集结 将组三个海上战斗群
                    中俄军演进行联合防空等6科目演练
                    “海上联合-2013”中俄军演开始实兵演练
                    中俄军演与美日军演具有四大区别
                    中俄军演:深化军事合作 高水平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