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份"形象危机度"排名 海南位列第九位

28.05.2014  11:21
   

  26日发布的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对全国各省份进行了“形象危机度”的排名研究,结果显示,广东、北京、河南的总体形象危机度位列榜单三甲。

  报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解释称,“形象危机度”指的是由于当地政府违法违规并造成恶劣后果和社会影响的“社会责任事故”在2013年全国2074个形象危机案例中所占比重,该指标展现了形象危机的严重程度。

  报告显示,广东、北京、河南虽然位列三甲,但就形象危机的等级而言,其“形象危机度”分别为8.44%、4.73%、3.91%。

  唐钧称,广东、北京、河南成为“形象危机度”排名的榜单三甲,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负面新闻曝光多,且属地负有社会责任。形象危机来源于内部问题,经外部传播,成为公众的负面评价和社会态度。广东、北京等社会管理难度大,再加上广东、北京等地区媒体高度发达与活跃,导致其形象危机事件的负面新闻与报道多。

  第二,社会服务管理任务重、难度大,社会治理的综合成效亟待提升。作为人口大省的广东、河南和人口大市的北京,人口流动的数量庞大,客观社会服务管理的难度更大,面临的形象危机风险项也更为繁杂,风险程度也相应提升。

  第三,社会治理改革成效欠佳,亟待精细化、人性化。

  广东、北京、河南分列前三的位置外,陕西、江苏、浙江、湖南、山东、海南、安徽的总体形象危机度分列全国各省份第四至第十位。

  报告指出,虽然就全国而言,省份“形象危机度”的排名均处于低危等级,处于风险可控状态,但属地政府需加强形象危机的防范与应对,从“善解冤”“重点改”“全面防”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防控工作,尤其是“社会责任事故”。

  26日参加蓝皮书新闻发布会的中央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执行副会长于宁认为,这项排名的结果肯定会让部分省份感觉不舒服,但这个排名其实是“敲响了警钟”,让各地全面排查自身存在的风险,有的放矢进行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海南热点新闻推荐:

  海南本周依然"高烧不退" 最高气温可超38度

海南多地用电告急 海口频停电三亚错峰用电

学生必测长跑引议 老师称中学才抓体育晚了

海南:交通企业1年发生2次较大事故上"黑名单"

海口3死15伤车祸:货车司机被刑拘三轮已报废

三亚一女子酒后疑遭他人性侵 警方介入调查

  海口交警中队长收9.7万"好处费"放超载车获刑

陵水曾“吃垮”2家饭店的村干部因贪污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