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盐大省到靠外补给 6000吨缺口“拷问”海南制盐业

23.12.2014  15:45

      原标题:从当之无愧的产盐大省到缺盐需靠外省补给——6000吨缺口“拷问”海南制盐业

      冷清的莺歌海盐场。本报记者于伟慧摄

      来自省发改委的一则消息引发了人们深度的思考。今年,为应对食盐紧缺,海南从江苏、湖南等省紧急调拨6000吨食盐入岛,昔日产盐大省,甚至曾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的“海南岛盐”,如今却光芒不再,反而由别省补给,海南盐业究竟怎么了?

      经过历史沿革发展,海南岛制盐业形成三大盐场——乐东莺歌海盐场、东方盐场和三亚榆亚盐场。由于榆亚盐场在建省之初就遭遇城市开发征地而仅剩很小一部分制盐区,因而产盐的重任落在了莺歌海和东方。

      “产量一直不理想,有好多年了。”这是记者在乐东、东方等盐场主产区和分场走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海南盐业的颓势并非今日而起,调查中发现有三大主因。一是近年来气候变化、雨量增大,日晒时间短导致的出盐量剧减;二是设备老化技术更新滞缓、用电排水等成本增加导致效益不佳;三是专营体制弊病以及征地等因素影响带来的经营波动,盐场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省盐务局有关负责人称,海南目前食盐需求量每年约5万吨,而全省盐场产量总计为4万多吨,缺口明显。

      更为令人痛惜的,仅仅在10年前,海南省原盐不但充足供给岛内,还运往岛外,甚至出口国际,仅2005年海南原盐出口就达到1.28万吨,建起了出口盐生产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树起了“海南岛盐”的金字品牌。然而10年后的今天,“海南岛盐”几乎销声匿迹。

      2016年我国将废止盐业专营,盐业经营由市场主导,然而海南盐业今后要走向何方,是否还能重新振奋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本文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