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首个“退场村”民房改造工程开工 副省长到场致辞

17.10.2014  12:11

      原标题:白沙首个“退场村”民房改造工程开工

      海南省副省长陈志荣:省领导心里装着退场村民

      ▲陈志荣副省长讲话

      “地方村民被变成农场职工后,虽然过了短短几年好日子,但终因遭遇众多土地、生活、住房等难题,陆续退场。如何帮助退场村民追赶地方,让其过上和地方群众一样的好日子,一直是海南部分市县面临的难题。”10月16日上午,白沙“首个回归地方村”的退场村民房改造项目,正式在打安镇力孝村开工,村民身穿黎族传统民族节日盛装,欢庆政府帮助他们建新房。

      在昨日的开工仪式上,海南省副省长陈志荣告诉村民,这两年,省领导得知退场村民生活困难、依然住在危房等情况,心里一直装着大家。白沙县委书记严正要求相关部门,把力孝民房改造工程打造成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干部进行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标杆工程。让退场队的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白沙退场队村民:看着临村日子过好了很羡慕

      据了解,打安镇朝安村委会是一个有着1460多人的黎族行政村,管辖6个自然村。1982年,为了支持国建建设,朝安村被划归国营卫星农场管理,并改名朝安连队;由于受到历史体制、国有企业改制等因素影响,已经失去土地的朝安村村民,一方面靠着农场的收入难以生存,另一方面面临就业难。2006年,朝安村6个村民小组,全体1000多名村民要求“退场”回归地方管理。2007年12月,经政府批准,朝安村委会正式回归打安镇领导。

      “眼看周边村庄的村民都盖起了新房,过上了有楼房的幸福日子,我们看着都眼馋。”身穿黎族服装的力孝村村民符大姐告诉商报记者,因为那些年,村里人在农场的收入低、家人又没有工作、没有土地,都盖不起房子,还住在六七十年代的老旧砖瓦房,一到刮风下雨,全村上下都十分害怕。

      “我问了附近的村民,才知道我们村建房,政府补贴最多!”朝安村力孝队队长满足地说,现在大家积极性很高,连最困难的村民都东拼西凑,筹到建房所需的六七万元。他解释说,村民们对政府规定的建80平方米补6万元,建100平方米补7万元的政策很感激。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