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点疑云:民生工程为何变味?!

27.09.2014  15:45
    今年1月19号,商户投诉以高价在海口市上邦百汇城西侧商业街租下的铺面,面临拆迁,让便民疏导点本质改变一事开始引起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节目已经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此事涉及到的多个部门和单位都已浮出水面,到底各个部门和单位在此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公益性的“便民疏导点”变为牟利性的高价商铺这偷天换日的行为中,谁获利谁受害?便民疏导点,是辖区街道办安排本辖区范围内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进行经营的场所,只收取少额的管理费用,绝对不收取租金。
    然而,实际情况是,2012年建设的上邦百汇城西侧的便民疏导点上演了一出以利益为中心的“变味记”。在此处做生意的商户们无一人是辖区里的困难居民。商户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一家名为海口文林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手中,以每月3500元的高额租金租下这些铺面自行经营,或是以更高的价格将铺面转租或转让给他人经营。
    调查中,海口市市政市容委证实,这个便民疏导点建设项目,是在2012年2月29号按规定审批通过的。审批的程序是海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发出一份“请求支持开设就业疏导点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申请”,委托给金贸街道办事处申请、再到龙华城管局进行审批,最后再由海口市市政市容委做最终审查。)在这三层部门审批通过后,由街道办负责管理疏导点。但是,在记者的调查中,省残联却表示根本没有出台过相关申请。
    同样的,金贸街道办事处也表示,没有受理过这份申请书,这几年也没有收到过省残联上报的就业困难人数名单,更没有对便民疏导点进行过出租、管理。
    也就是说,省残联和金贸街道办都认为,有人假冒他们的名义将建设便民疏导点的申请书交给了龙华区城管局,并且最终通过了海口市市政市容委的审批,而这一切作假行为的嫌疑人则直指联创达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黄仁林。因为用来建设上邦百汇城便民疏导点的这块200平米的空地是属于玉沙股份合作经济社所有。早在2011年,黄仁林就以建设疏导点为由承租了这块空地。
当年,玉沙股份合作经济社将土地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租给黄仁林后,便不再过问土地的具体用途。2012年,建设便民疏导点通过审批,2013年1月,黄仁林又将这块土地转租给了海口文林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文林公司再将便民疏导点高价租给了非特定困难群体经营。而文林公司由黄少芳和李学英各占50%股份,其中,黄少芳正是黄仁林的妹妹。后来,海口市市政市容委察觉文林公司的行为,违背了便民疏导点设置的初衷,最终作出了取缔违规便民疏导点的决定。
整个事情到了这一步,直接受害人是高价租下铺面不久便不得不停止营业的商户们,间接受害人是原本应该受益的龙华区残疾人、困难户等。而直接受益人无疑是文林公司。除此之外,这起事件中是否还有间接受益人,则需要弄清两个疑问:
一,如果建设疏导点申请书并非伪造,那省残联、金贸街道办、龙华区城管局、海口市委市政市容委是否都存在失职、违规操作?
二,如果建设疏导点申请书是伪造的,负责最终审核的海口市委市政市容委为何没有调查核实,就直接审批了呢?
    而要想弄清这些疑点,有一个人很关键---原海口市政市容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原市城管局局长,李学文。2012年上邦百汇城便民疏导点就是经由李学文之手审批通过的,而文林公司的股东之一李学英正是李学文的妹妹。这里面有没有利益输送?得知李学文已调任海口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记者曾多次试图找他当面核实,但李学文都避而不见。
    此外,与此事有密切联系的黄仁林、黄少芳至今拒不露面。目前,针对疏导点申请文件涉嫌造假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在审批过程中涉嫌违规操作,海口市公安局金贸派出所和海口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已介入展开全面调查。
    作为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我们对这起便民疏导点变身高价商铺的事件进行了锲而不舍的追踪调查,但是作为媒体本身,我们的调查又不得不受到相应的限制,到底是谁在这起事件中弄虚作假?又是谁为这样弄虚作假的行为大开方便之门?不光是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最终的答案。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