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丽乡村的历史文脉
浙江台州椒江区前所村文化礼堂里,30多个孩子在练习书画。 CFP
“祖业克继,耕读相传,勤俭达礼,谦虚戒满”,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一座古朴的三层小楼门外,竖立着刻有如是家训的牌子。“学者之庐”的牌匾挂于正厅门楣上,昭示着这并非单纯的住宅。这座小楼拥有上万册藏书,是东衡村的藏书楼,也是中国农民藏书第一楼。
紧邻藏书楼,是村里的和美乡风馆,东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在这里都可一一觅得。“半山半水,从来是半耕半读;半乡半市,自古就半武半文”——东衡,从不缺少文化气息。
不仅仅是东衡,近年来,在浙江的广大农村,文化礼堂遍地开花,家风乡风时时传颂,乡愁记忆有迹可循。
美在人文:农村文化现活力
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文化礼堂的墙面上,百栋别墅图和百张笑脸图格外醒目。进入正厅,16个中央1号文件以花团的形式“绽放”,穿过村史展厅,一个剧场呈现在记者眼前。在这里,舞蹈、戏剧、合唱、电影等活动丰富多彩。
而在长兴县泗安镇文体活动中心,1.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让人难以相信这仅仅是一个镇上的文体活动中心。中心的二楼“春泥计划”活动室,格外热闹,古筝、乒乓球、陶艺等课程在青年志愿者的指导下悉数展开。一角图书馆的少儿馆里,聚集着稍小些的孩子,在县图书馆工作的朱煜峰暑期专门赶来这里指导,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少儿馆每天大概能接待200个孩子。”
在浙江,像五四村文化礼堂这样的农村文化礼堂,有3720个;像泗安文体中心这样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有1272个。作为农村文化内容的承载者,它们已成为浙江农村的文化地标和群众的精神家园。
平台要有文化内涵的注入才能彰显其价值。为繁荣农村文化,近年来,浙江农村广泛开展了“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500多家民间职业剧团、61.4万名业余文体骨干活跃在农村“种文化”一线。该活动目前已基本覆盖浙江所有行政村。而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春泥计划”工作人员利用课余时间,依托农村各类文体活动场所,组织开展社会体验和文体娱乐活动,受惠农村未成年人达377万。
美在风尚:家风乡风吟道义
“你西连皖南的路,你东泊江浙的船。你两排商铺通四海,你三道天门上仙山”,这段歌词出自长兴县泗安镇泗安村的村歌。在采访中,记者走过的每个乡村,都有一首打有当地文化烙印的村歌。潜移默化之中,一段历史记忆,一种风土人情,就此蔓延开来。
除了各具特色的村歌,家风家训也是乡风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看到,许多村民将家训悬挂于厅堂。浦江县郑宅镇的郑氏义门,孝义传家900年,明太祖朱元璋曾封郑氏为“江南第一家”。让“江南第一家”延续十五世孝义的秘诀,就在于168条家规。如今,郑宅镇的村民都有自家家训。
为创造乡村风尚之美,浙江省开展“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活动,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目前,全省有近400万户家庭参与好家风建设活动,100万户家庭新立家训;广泛开展“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专门制定下发《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的工作意见》,通过乡贤精神、榜样力量,激励群众合力共建美丽乡村。
美在乡愁:历史文脉得传承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愁,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血脉,也是历史村落的记忆。只有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才能以乡愁记忆凝聚人心,让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浙江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目前,浙江全面摸清全省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现状,并出台了《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若干意见》,制定了《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3年以来,浙江每年启动43个保护利用重点村和217个保护利用一般村,推进项目建设。与此同时,浙江还出台《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每年安排1600万元用于56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的传承和越剧艺术的振兴发展。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市、县三级用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专项资金达9.29亿元。
正是有了这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的文化个性逐渐显现:新昌梅渚村、苍南碗窑村再现记忆中的乡村生产生活场景,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手工业博物馆;衢江楼山后村挖掘明孝贞皇后的“善文化”;嵊州华堂村整修九曲水圳,重现流觞曲水等风景民俗。
村落个性文化日益彰显,浙江的美丽乡村,真正拥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印记。
(本报记者 陈晨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