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电信诈骗手法大揭秘 海口警方提醒:别再上当了!

26.05.2014  18:13

      原标题:电信诈骗手法大揭秘别再上当了!

      随着手机、电话的普及,电信诈骗成为当前最常见的诈骗类型之一。为帮助市民朋友提高识骗防骗能力,海口警方揭秘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

      几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

      冒充公检法、电信、邮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声讯电话(电话号码可经过改号软件改号,如有些电话号码被改成0898110等)或群发短信的形式,谎称事主涉嫌毒品犯罪或包裹被扣、电话欠费等。

      银行卡消费、转账短信息诈骗。犯罪分子给事主发送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的信息。

      虚构退税诈骗。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等工作人员拨事主电话,谎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现要退还税金。

      冒充熟人诈骗。骗子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骗取事主钱财。

      虚假招工诈骗。多以饭店、酒店等大型酒店招收男女公关、保安为名,以高额月薪为诱饵,诱骗事主打电话报名应聘。

      虚构重金求子、婚介等诈骗。以群发短信或在报刊、网络上发布重金求子、征婚等信息,诱使事主上当。

      虚构绑架信息诈骗。通过拨打事主的电话,称事主亲友(大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要求事主速汇赎金。

      购物信息诈骗。通过群发手机短信或者网络发布超低价格出售车辆、手机、电脑等信息,骗取事主钱财。

      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冒充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打电话谎称事主亲友遭遇车祸等“紧急情况”,要求事主立即汇款。

      如何识破电信诈骗

      广大市民可从以下几点识破骗术:

      公检法等政府部门或相关企业是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电话欠费”“有毒包裹”“退税”等问题进行处理,因此不要相信此类骗术,防止被骗。

      如果您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一定要先确认对方的身份,不要主动猜测对方是谁,更不能随意答应对方汇钱。

      有些犯罪分子可能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您的亲友的姓名等信息,在与您的通话时说出孩子或亲友的姓名和电话,您千万不要慌张,要拨打亲友的电话核实情况。

      所有无端的中奖信息都是骗子设置的骗局,不要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