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开膀子 迈开步子 闯出路子

06.06.2015  20:24

正月初四,鲁能地产的4辆大巴车、20辆轿车,开到了海南省澄迈县才存村的村口,400多位地产商客户度假期间到这里来采摘杨桃。他们的光临,让徐取俊笑逐颜开。

徐取俊是职业农民,他的户口不在农村,早在2002年到北京读大学时,户口就迁到了城市。但毕业后当了几年白领的他,自愿回到农村,做起了地道的农民,2012年他以返乡大学生身份,建立了海南省澄迈县大丰镇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澄迈才存益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了村里致富新路,成了模范,合作社也成为县里“鼓励和扶持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示范基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新一轮改革中,“徐取俊们”所作的选择,正是顺势而为。

农村土地也可以这样产生效益,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

才存村有区位优势,位于海口市和澄迈老城中间,车程都大约半小时,搞旅游休闲正合宜。这不,前来度假采摘的地产商客户们,一天下来采了将近2000斤,一下子为合作社带来旅游休闲收入近3万元。

杨桃在市场上一斤8元,游客来采摘15元一斤,附加值提高了一倍。”徐取俊说。

村口小卖部是信息集散地,村民们都在议论这个事儿,感叹农村土地也可以这样产生效益,“以前这只在电视上见过。”一位社员感慨。

正月初九,社员全家动员,一家老小一起去辣椒园采收,当晚辣椒送往收购站,连夜过海峡,两天后就在北京新发地新鲜上市。社员们说,采摘持续到清明前后,50亩辣椒大丰收,产量预计35万斤,产值可达70万元。

这两天冷空气南下,价格好一点的话,辣椒收一茬,就可以收回成本了。”徐取俊一边打理滴管设施,一边介绍。

才存益民合作社目前有社员30人,8户人家,整合农地不过300亩,但分类明确:有农业休闲采摘园、名贵树种园、冬季瓜菜种植基地、特种养殖基地等项目。种植的九里香是一种观赏树,6年成材,株值可达5000元以上。合作社2012年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养了果子狸。果子狸种苗成本高,2000元一只,养10只就是两万元,加上两三年饲养期的风险,村民单干养不起,而合作社提供了平台,一亩狸舍存栏1000只,三年利润就是100万元,“钱景”看好。

大学生有你这样的劲头,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就业压力了

中国农村改革的权威杜润生曾指出,提倡家庭经营,就是要使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能够自主地与社会交往,自负盈亏,自求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自主的联合。

合作社要求农民不低于60%,我不是农民户籍,但我的作用是整合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市场资源。有了市场效益,村民会信任我,土地愿意流转给我们去种。”徐取俊说。

合作社成立前,村里土地分散,条块化严重,村民们各自为战。现在大家集思广益,根据项目将土地划成几十亩大片经营,合作社下实施项目股份制,大大调动了社员积极性,土地产值总体比以前种稻谷、橡胶提高15到20倍,致富的路子更加明晰。

徐取俊2006年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移动,两年后在移动东莞南区分公司做到综合主管,房子也买了。后来跳槽到海南保利置业,干到开发部经理,年薪近20万元,职业经理人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为何他甘愿放弃城市发展的机会,跑到农村来致富?

坦率地讲,回乡创业并不是自己觉悟有多高,关键是,这里真有发展的机遇。”徐取俊说,土地资源不好好利用,真的是很可惜;用好了,真的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曾有领导视察时和徐取俊开玩笑:每个大学生要有你这样的劲头,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就业压力了。“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也关心我们,积极帮助寻找资金扶持,也是希望更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徐取俊笑说。

“ 农家乐肯定要做,但不是当下,要打好基础,不能急功近利”

2013年,澄迈县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设立400万元的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资金。对于直接从事农业类创业达到一定规模,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10万元。徐取俊也在奖励之列,他用奖励的5万元钱,盖起了合作社管理用房。

政府的扶持要会用。有人建议我现在挖个鱼塘,搭几个棚灶,搞个农家乐——农家乐可获得政府60万元的补贴,但这不是我要的。”徐取俊说,农家乐肯定要做,但不是这种模式,果子狸、农家菜未来都是拳头产品,“不能急功近利。

这位年青的创业人对长久之计成竹在胸:合作社的生命力在于形成产业链,掌握市场渠道。当前合作社只是起步,未来要建立一套有市场前景的绿色循环产业链,规模也许不会很大,但是方向一定要走对,干实事,不能分心。

作为返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徐取俊2013年受到了澄迈县团委五四青年节的表彰,面对荣誉和鼓励,他并没有飘飘然,继续脚踏实地地谋划着合作社的未来。

他分析,海南、两广对黑山羊的需求很大,以前村里都是散养,每户最多50只,效益不高。今后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圈养,十几平米的羊舍可养20只,非常集约,一户养500只没问题。资金充裕的话,再建个养猪场,养猪由于饲料贵,基本不赚钱,但它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沼气、沼液和果子狸粪、羊粪,保障了有机菜种植。而果子狸的饲料,就是采摘园中的香蕉、木瓜、杨桃、石榴等水果,“给它们吃果子,不然怎么叫果子狸呢,这就是生态农业!

说实在的,我对周围村民的土地‘觊觎’很久了,这些地在我手里能发挥更大价值。要是村民们看到合作社‘钱景’,会来找我,更多的合作就水到渠成了。”徐取俊说。

期待各项惠农政策落地,为合作社的发展保驾护航

不过,盖养殖圈舍要资金,种植牧草要劳力,收割牧草要机械,都得投入。徐取俊了解,小型农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制约,一是资金,二是土地。

合作社运作的资金瓶颈,大大抑制了我们的发展,这是我最心急的。”徐取俊特别希望政府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或贴息贷款支持,而这也是多数合作社的心声。

农业前期基建投入相对较高,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额度也就两三万元,杯水车薪。海南省对菜篮子工程和农业合作社也有不少政策支撑,但不少政策被钻了空子。2013年,海南当地媒体以《海南部分市县千亩政府补贴蔬菜大棚闲置变“草地”》为题,报道了蔬菜大棚闲置套取政府补贴的事情,省长批示要限期恢复补种,骗走的补贴全部足额追缴。可见补贴要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还有很多细节要完善。

看了这新闻,心疼啊,每亩大棚补贴6万~10万元,如果真能惠及我们,种辣椒效益会大大提高。”徐取俊说。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等,对于徐取俊创业成立的这类合作社,当地团委、人社、林业等部门都在尝试探索提供担保,进行贷款,政策正在完善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中央给出了方向,操作细则也在探索,合作社也期待土地资源能尽快转化为资本要素。

敢贷款,就要基础厚实,能够盈利。我们有了前两年的底子,2014年希望政府能投入更多的扶持。同时,也希望社会资金能够进入农业项目,欢迎大企业来合作。” 徐取俊说。

新春的鞭炮声中,徐取俊回首两年历程,感叹返乡创业让他“看问题更加真实、做事更加踏实”,虽然与当初的憧憬还有距离,但他相信:“方向是正确的,未来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发展,一定能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