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等生”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周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8年工作时,对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这一战,海南要怎么干?近日,海报集团“两会E访谈”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谈谈他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记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海南是生态环境的“优等生”,大气、水、土壤、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全国一流水平。海南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要注意些什么?海南生态环保领域的薄弱环节有哪些?
邓小刚: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20年打好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的要求。一直以来,海南的生态环境在全国保持一流水平。例如以空气质量指数里的PM2.5来看,去年全省PM2.5的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8微克。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环境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大家很容易忽视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对生态环保不重视。二是海南的生态环境有自身的特点,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要结合海南自身情况来做好工作。比如,从大气污染来看,尽管我们的大气质量在全国处在一流,但与国外一些先进的旅游地区相比,我们改进的空间还比较大。我们本地的主要污染物,一是机动车的尾气,现在海南机动车增长很快,特别是老旧车、柴油车尾气污染没得到很好解决;二是扬尘,包括建设工地、道路的扬尘。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比较零散的污染源。从水环境来讲,城市的内河、内湖、入海的小河流、部分近海海域水质,也存在污染比较突出的情况。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打好污染攻坚战,从大气、水体、垃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环境执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任务。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对海南反馈的主要问题,您认为海南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措施?
邓小刚:结合海南省情,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是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将根据海南本地污染物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措施。比如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上,我们计划今年9月底前在全省域实施国六标准,逐步淘汰老旧车,同时用两到三年时间对中重型柴油车加装颗粒物净化装置等。二是治理污染水体,我们已经梳理出全省城市内河内湖、入海河流、近海海域等126个水体,这是我们未来三年治理的重点。通过三年的工作, 努力 实现海南主要水体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三是补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短板。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处理量越来越多,我们要加大投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率。
记者:攻城容易守城难。我们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更要注重成果的巩固,久久为功,让海南永葆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来看,您能否谈谈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邓小刚:下一步,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法规、监督管理等方面,我们还有更加严厉的措施。比如,在完善考核机制上,省委、省政府取消了对12个市县的GDP等指标的考核,下一步还要提高生态保护在市县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尤其是运用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的机制。通过“指挥棒”的变化,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落实“河长制”“湾长制”等,使得海南河流、海湾、湖库等所有水体都有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从而有利于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此外,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上,进一步落实省委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办法、制度。特别是落实海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等。同时,要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针对海南实际情况,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机构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整合职能、加强监管、加强执法,通过制度的完善,把省委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中的30条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使绿色发展理念在海南深入人心。(海南日报北京3月9日电)